案例 | 上海電機廠:探索綜合性電機制造大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2023-09-06 來源: 評論:0摘要:本期,我們將以上海電機廠有限公司(簡稱“上電”)為代表,探索綜合性電機制造大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十四五”期間,國家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各行各業的“必修課”。“數字化轉型”專題報道將從多角度剖析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現狀、發展與未來,匯編發布一系列富有價值的專家觀點和企業案例文章。通過標桿企業示范引領,帶動產業鏈數字化轉型,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熱詞搜索:數字化轉型
當前,中國進入經濟社會全面數字化時代,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持續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是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的重要舉措,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產業數字化的重點體現。
上海電氣集團是世界級的綜合性高端裝備制造企業,作為中國工業的領導品牌,上海電氣在數字化轉型方面也一直走在前列。2022年,上海電氣集團發布題為《數制融合·智慧賦能》的白皮書,梳理了上海電氣數字化轉型的實踐場景和成功經驗,嘗試總結形成了一整套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基因模型,助力制造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集團多家企業依托在行業的深厚發展與上海電氣集團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電氣數科”)的合作,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智能工廠建設,探索出一條適合本行業發展的數字化轉型之路。我們將以案例的形式,展示上海電氣集團的各公司數字化轉型的實踐與經驗。
本期,我們將以上海電機廠有限公司(簡稱“上電”)為代表,探索綜合性電機制造大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關于上海電機廠
上海電氣集團上海電機廠有限公司是上海電氣集團下屬的一家具有現代化生產規模的綜合性電機制造大型企業。公司的前身是上海電機廠,成立于1949年12月1日。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工廠就成為全國電機制造業的重點骨干企業。主要產品有:大中型交直流電動機、風力發電機、中小型發電機,以及橫跨多領域的機電產品相融合的驅動、控制成套設備。產品廣泛用于火電、核電、風電、冶金、水利、石化、礦山、機械、船舶、科研、交通、水泥、造紙、制糖、輕紡、環保、市政等各行各業。無論是生產經營規模還是市場占有率及綜合經濟效益等均名列全國同行業前茅。產品遠銷世界各國。公司是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文明單位,1995年起連續榮獲上海名牌產品100強,1996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1999年榮獲特級安全級企業單位,2003年起連續榮獲“中國機械工業500強”企業,2006年榮獲全國機械工業現代化管理企業,2008年榮獲上海市質量金獎,2008年榮獲全國綠化模范單位, 2018年,公司成為首批“上海品牌”獲證企業。2019年榮獲中國水利工程大禹獎, 2021年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等。

公司努力發展新產業、拓展新市場,緊密結合用戶需求,在核電、風電、冶金、船舶、水利、防爆等領域設計制造大量新產品,特別在企業實現轉型發展突破中,繼續發揚“扁擔電機”精神和“首創精神”,進一步保持特大、特重、特專的優勢,保持技術領先地位,不斷向市場推出綠色高效的產品,不僅為國家建設提供了精良的裝備,也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數字化轉型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結束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交直流電機行業已形成明顯的買方市場,但是電機的特性決定了這是一個全行業產品,是永遠的“朝陽產業”。

上電數字化整體業務框架分為營銷、設計、采購、生產、服務、項目管理、分析決策及管控支撐8大模塊。上電以核心業務流程為抓手,依托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推動企業從職能化管理向流程化管理轉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場需求為輸入驅動,從項目管理、設計、工藝、制造、遠程運維到智慧供應鏈的產品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解決方案。但在業務集成、系統集成、業務及數據一致性、數據跨業務共享、數據應用、系統易用性、決策支持及新技術應用等的幾個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
數字化轉型的規劃
基于上電數字化發展現狀,從流程標準化入手,通過業務數字化、過程可視化、管理智能化,實現上電業務和管理的全面數字化、可視化,并以數據為抓手,支撐績效指標、風險管控及決策預測,賦能數字化轉型升級。

1、統籌規劃,小步快跑
1) 由信息部門牽頭,協同業務部門,從全局視角出發,立足公司中長期目標制定五年規劃;
2) 實施計劃方面,優先解決當下最緊迫的問題。
2、價值導向,業務驅動
1) 以實際業務存在的問題、需求及助力業務價值提升為導向,堅持實用化設計,輔助業務拓展及提質增效。
3、繼承發展,適度超前
1) 基于上電數字化發展現狀,充分繼承已有建設成果;
2) 同時積極探索新技術、新平臺應用,助力上電數字化轉型。
圖片
數字化工廠建設概況與重點方向
結合總體業務發展戰略、數字化工廠建設要求及領先實踐啟發,確定了上電數字化工廠建設五個方面提升方向:
01
提升數字化覆蓋程度
基于業務標準化,補齊核心業務及管理系統短板,優化提升信息化覆蓋程度,主要包括營銷、設計、制造、服務等,實現核心業務數字化。
02
加強交付履約全過程透明化管理
全面消除產品全生命周期、訂單履約交付等關鍵業務流程斷點,加強營銷、技術、采購、制造、物流等環節協同,并加強廠內-廠外(外協、物資供應商等)、廠外-廠外協同及共享,助力效率提升。
03
加強系統集成及數據共享
從“業務貫通、數源統一”角度出發,厘清各系統的定位,劃清邊界,梳理集成關系,并加強業務和數據集成,實現企業級信息共享。
04
加強數據治理及數據應用
盤點數據,制定標準,并持續開展數據治理工作,為關鍵業務環節提供數據支撐;挖掘數據價值,強化數據在數字化評價、質量管理、風險控制、分析預測等方面的應用,賦能數字化轉型。
05
加強數字化技術應用
積極探索應用IoT、AI、RPA 、移動應用等新技術,提升物流、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打造“智能工廠”,助力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提升。
電氣數科賦能上電數字化轉型
電氣數科是上海電氣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已經成為上海電氣產業轉型和發展的新引擎。電氣數科針對上電各系統業務難點,進行價值賦能,助力上電實現產品、生產、服務、管理的數字化和智能化,以數字化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1、上電量具系統
業務痛點:
業務通過紙質臺賬存儲記錄,量具的領用、發放等信息紙質文字記錄,線下紙質文檔的使用易導致數據丟失,量具使用管理及信息查詢不便。
價值賦能:

強化過程控制:臺賬信息規范管理;量具唯一標識管理;領用流程合規管理;校驗信息跟蹤記錄;
加快響應:便捷的掃碼操作:領用、退庫、轉移、校驗、封存、報廢;校驗計劃自動生成;校驗信息快速傳遞;
支撐持續改善:強化計量器具管理;保證計量器具齊全;確保產品質量穩定。
2、上電監造系統
業務痛點:
傳統的監造管理依靠電話、郵件等方式實施信息傳遞,從而造成過程中監造計劃接收遲緩、監造管理通知不受控、過程執行和反饋不及時以及缺少項目執行數據分析處理等。
價值賦能:
依托平臺管理,通過對各個項目的監造流程以及文件見證、現場見證、停工待檢等各類監造點實行可視化管理,將項目、生產和監造融為一體,輔以關鍵點數據的實時接入,實現全過程的可視化管控,避免信息傳遞出現延遲和差錯。
此外,該系統可以根據項目特點和見證要求,支持個性化的修改編制,以適用于不同類型的見證項目,靈活的操作模式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依托系統自帶的數據收集功能,還可以將相關的試驗和見證報告上傳至平臺,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和管理,有助于整個項目的管理和改進。
3、上電APS系統
業務痛點:
生產計劃編制大多依靠傳統人的經驗,生產過程需要大量的生產計劃會議來協調各個部門,包括電話、郵件等各種線下信息傳遞方式進行信息的同步獲取,無法對車間產能負荷做到準確評估,對企業的生產資源利用不充分等。
價值賦能:

銷售:快速交期回復,插單快速模擬。
計劃:SAP無限產能計劃改為APS有限產能自動排產,提高效率和準確性。中長期產能分析,優化資源配置及利用效率。
車間:提高生產效率,半成品快速周轉,降低在制品數量。
采購:修正SAP采購訂單交期不準,按需精準拉動物料需求。
倉庫:產成品快速周轉,降低庫存。
未來,上海電機廠將繼續攜手電氣數科,打造項目管理平臺及制造執行系統(MES),將精益思想加持到業務設計中去,全面打通企業運營價值鏈、訂單交付價值鏈、產品全生命周期價值鏈。同時,將以數字化技術為基礎,以數據為核心,以產品和業務轉型升級、流程優化重構為手段,從而實現企業績效與競爭力的提升的一系列變革,通過數字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

上一篇:案例 | 上海汽輪機廠:電氣裝備制造企業的數字化實踐
下一篇:最后一頁

相關文章
- ·華為陳亞新:數字化轉型創新實踐與未來發展趨勢2020-01-07
- ·AMC群英匯|李杰:工業人工智能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應用2020-05-15
- ·數字化轉型知識:新型能力的分級建設 2021-01-05
- ·數字化轉型知識:能力單元(新型能力載體)的建設 2021-01-05
- ·數字化轉型知識:新型能力的建設識別、分解與組合 2021-01-05
評論排行
- ·AM先進制造業·高端沙龍(4)
- ·2016(第四屆)先進制造...(0)
- ·洪杰:航空發動機面臨競...(0)
- ·2017(第五屆)先進制造業大會(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