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知識:能力單元(新型能力載體)的建設
2021-01-05 來源: 評論:0摘要:新型能力是為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深化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提升、整合、重構組織的內外部能力,賦能業務加速創新轉型,構建競爭合作新優勢,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形成新動能,不斷創造新價值,實現新發展的能力。
數字化轉型新型能力體系建設總體框架主要包括新型能力的識別、新型能力的分解與組合、能力單元的建設、新型能力的分級建設等內容,在新型能力的建設(上)介紹了新型能力的識別、分解與組合,本文介紹能力單元建設部分。
新型能力是為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深化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提升、整合、重構組織的內外部能力,賦能業務加速創新轉型,構建競爭合作新優勢,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形成新動能,不斷創造新價值,實現新發展的能力。能力單元承載不能或不必再分解的新型能力,是價值創造和傳遞的基本單元,能力模塊是能力單元的組合。能力單元可由過程維、要素維、管理維共同定義,組織(企業)應從過程維、要素維、管理維三方面入手,系統性策劃和構建能力單元/能力模塊建設、運行和優化的過程管控機制、系統性解決方案和治理體系。能力單元/能力模塊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既涉及過程管控機制的建立與優化(對應過程維建設重點),也涉及系統性解決方案的技術實現(對應要素維建設重點),還涉及組織層面治理體系的調整完善(對應管理維建設重點)。 
圖1 能力單元模型
一、過程維建設重點
為確保能力單元/能力模塊建設與運行過程可管可控、可持續優化,應建立包含策劃,支持、實施與運行、評測與改進的“PDCA”過程管控機制,并基于該過程管控機制推動能力單元/能力模塊相關系統性解決方案和治理體系的構建與持續優化,以及二者之間的協調融合與互動創新,從而支持預期價值效益的穩定獲取。能力單元/能力模塊過程維的主要活動如下:
策劃。主要涉及過程管控機制策劃、系統性解決方案策劃以及治理體系策劃等方面內容。
支持、實施與運行。主要涉及能力單元/能力模塊建設、運行和優化的支持條件建設,以及實施與運行機制建立等方面內容。
評測。主要涉及能力單元/能力模塊建設、運行和優化的過程與結果等方面的評測。
改進。組織應建立健全持續改進的機制,針對評測過程中發現能力單元/能力模塊建設、運行和優化過程存在的不足、新型能力存在的差距等,確定并選擇持續改進的需求和機會,采取必要的糾正措施、預防措施,不斷推動能力單元/能力模塊建設、運行和優化,促進能力等級迭代升級。
【T/AIITRE 20001—2020《數字化轉型 新型能力體系建設指南》標準原文中,過程維建設重點,包含通則、策劃、支持/實施與運行、評測、改進等內容,本部分節選“7.22策劃”部分】
7.2.2 策劃
組織應確定擬建設能力單元/能力模塊的價值效益目標,明確其組織邊界、主要價值活動以及基礎設施和資源環境要求,開展能力單元/能力模塊策劃,包括但不限于:
a)過程管控機制策劃。組織應對策劃、支持、實施與運行、評測和改進等“PDCA”過程管控機制的需求和實現路徑進行綜合分析,策劃能力單元/能力模塊的過程管控機制。
b)系統性解決方案策劃。組織應對數據、技術、流程、組織等四要素及其互動創新和持續優化的需求和實現路徑進行系統分析,策劃能力單元/能力模塊的系統性解決方案。
c)治理體系策劃。組織應對數字化治理、組織機制、管理方式、組織文化等四方面及其互動創新和持續優化的需求和實現路徑進行體系化分析,策劃能力單元/能力模塊的治理體系。
圖片
二、要素維建設重點
為提升能力單元/能力模塊解決方案的系統性和體系性,系統性解決方案應涵蓋數據、技術、流程、組織等四個要素,并要實現四要素互動創新和持續優化。能力單元/能力模塊要素維的主要活動如下:
數據。應從數據采集、數據集成與共享、數據應用等方面入手,激發數據要素的創新驅動潛能,以數據為驅動不斷加速和深化數據、技術、流程、組織等要素的互動創新。
技術。按照能力單元/能力模塊建設、運行和優化需求,圍繞設備設施、信息技術(IT)軟硬件、網絡、平臺等方面技術應用要求,采用適宜的方式開展技術實現、技術集成與融合,以及技術能力的封裝、靈活部署應用等。
流程。從業務流程設計、業務流程管控等方面,對能力單元/能力模塊涉及的業務流程進行梳理、規范、調整和優化。
組織。圍繞業務流程優化的要求,開展有關職能職責的調整,并對相關人員角色變動以及崗位優化配置做出妥善安排。
【T/AIITRE 20001—2020《數字化轉型 新型能力體系建設指南》標準原文中,要素維建設重點,包含通則、數據、技術、流程、組織等內容,本部分節選“7.3.4流程”部分】
7.3.4 流程
組織應從業務流程設計、業務流程管控等方面,對系統性解決方案涉及的業務流程進行梳理、規范、調整和優化。流程要素相關活動包括但不限于:
a)業務流程設計。組織應梳理和規范現有相關業務流程、確定擬調整優化的關鍵點和范圍,按照擬打造新型能力的需求,開展業務流程的優化設計,優化設計應涵蓋流程運行相關的技術要求和數據信息等,形成流程文件。
b)業務流程管控。組織應采取適宜的措施,加強與相關方的溝通協調,妥善處理業務流程優化執行過程中產生的利益分歧,適宜時,采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業務流程的運行狀態跟蹤、過程管控和動態優化。
圖片
三、管理維建設重點
為提升能力單元/能力模塊管理保障水平,應從數字化治理、組織機制、管理方式、組織文化等方面建立完善治理體系,并以過程管控機制為紐帶,不斷增強治理體系與系統性解決方案之間的協調性和適宜性,確保能力單元/能力模塊高效建設、有序運行和持續優化。能力單元/能力模塊管理維的主要活動如下:
數字化治理。從數字化治理制度、數字化領導力、數字化人才、數字化資金、安全可控等方面,建立與能力單元/能力模塊相匹配的數字化治理體系,推動人、財、物,以及數據、技術、流程、組織等資源、要素和活動的統籌協調、協同創新和持續改進,強化安全可控技術應用以及安全可控、信息安全等相關管理機制的建設與持續改進。
組織機制。從組織結構設置機制、職能職責調整機制等方面,建立與能力單元/能力模塊建設、運行和優化相匹配的組織機制。
管理方式。從管理方式創新、員工工作模式變革等方面,建立與能力單元/能力模塊建設、運行和優化相匹配的管理方式。
組織文化。從價值觀、行為準則等方面,建立與能力單元/能力模塊建設、運行和優化相匹配的組織文化,把數字化轉型戰略愿景轉變為員工主動創新的自覺行為。
【T/AIITRE 20001—2020《數字化轉型 新型能力體系建設指南》標準原文中,管理維建設重點,包含通則、數字化治理、組織機制、管理方式、組織文化等內容,本部分節選“7.4.4管理方式”部分】
7.4.4 管理方式
組織應從管理方式創新、員工工作模式變革等方面,建立與新型能力建設、運行和優化相匹配的管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a)管理方式創新。組織應推動職能驅動的科層制管理向流程驅動的矩陣式管理、數據驅動的網絡型管理、智能驅動的價值生態共生管理等管理方式轉變,持續改進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和指揮的范圍和精度,適宜時提升管理的自學習和自優化水平。
b)員工工作模式變革。組織應采用數字化、平臺化等適宜的方式和手段,為員工按需履行職能職責賦能,推動員工自組織、自學習,以及自主開展創造性工作。
內容來源于T/AIITRE 20001—2020《數字化轉型 新型能力體系建設指南》。
相關熱詞搜索: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
新型能力是為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深化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提升、整合、重構組織的內外部能力,賦能業務加速創新轉型,構建競爭合作新優勢,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形成新動能,不斷創造新價值,實現新發展的能力。能力單元承載不能或不必再分解的新型能力,是價值創造和傳遞的基本單元,能力模塊是能力單元的組合。能力單元可由過程維、要素維、管理維共同定義,組織(企業)應從過程維、要素維、管理維三方面入手,系統性策劃和構建能力單元/能力模塊建設、運行和優化的過程管控機制、系統性解決方案和治理體系。能力單元/能力模塊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既涉及過程管控機制的建立與優化(對應過程維建設重點),也涉及系統性解決方案的技術實現(對應要素維建設重點),還涉及組織層面治理體系的調整完善(對應管理維建設重點)。

圖1 能力單元模型
為確保能力單元/能力模塊建設與運行過程可管可控、可持續優化,應建立包含策劃,支持、實施與運行、評測與改進的“PDCA”過程管控機制,并基于該過程管控機制推動能力單元/能力模塊相關系統性解決方案和治理體系的構建與持續優化,以及二者之間的協調融合與互動創新,從而支持預期價值效益的穩定獲取。能力單元/能力模塊過程維的主要活動如下:
策劃。主要涉及過程管控機制策劃、系統性解決方案策劃以及治理體系策劃等方面內容。
支持、實施與運行。主要涉及能力單元/能力模塊建設、運行和優化的支持條件建設,以及實施與運行機制建立等方面內容。
評測。主要涉及能力單元/能力模塊建設、運行和優化的過程與結果等方面的評測。
改進。組織應建立健全持續改進的機制,針對評測過程中發現能力單元/能力模塊建設、運行和優化過程存在的不足、新型能力存在的差距等,確定并選擇持續改進的需求和機會,采取必要的糾正措施、預防措施,不斷推動能力單元/能力模塊建設、運行和優化,促進能力等級迭代升級。
【T/AIITRE 20001—2020《數字化轉型 新型能力體系建設指南》標準原文中,過程維建設重點,包含通則、策劃、支持/實施與運行、評測、改進等內容,本部分節選“7.22策劃”部分】
7.2.2 策劃
組織應確定擬建設能力單元/能力模塊的價值效益目標,明確其組織邊界、主要價值活動以及基礎設施和資源環境要求,開展能力單元/能力模塊策劃,包括但不限于:
a)過程管控機制策劃。組織應對策劃、支持、實施與運行、評測和改進等“PDCA”過程管控機制的需求和實現路徑進行綜合分析,策劃能力單元/能力模塊的過程管控機制。
b)系統性解決方案策劃。組織應對數據、技術、流程、組織等四要素及其互動創新和持續優化的需求和實現路徑進行系統分析,策劃能力單元/能力模塊的系統性解決方案。
c)治理體系策劃。組織應對數字化治理、組織機制、管理方式、組織文化等四方面及其互動創新和持續優化的需求和實現路徑進行體系化分析,策劃能力單元/能力模塊的治理體系。
圖片
二、要素維建設重點
為提升能力單元/能力模塊解決方案的系統性和體系性,系統性解決方案應涵蓋數據、技術、流程、組織等四個要素,并要實現四要素互動創新和持續優化。能力單元/能力模塊要素維的主要活動如下:
數據。應從數據采集、數據集成與共享、數據應用等方面入手,激發數據要素的創新驅動潛能,以數據為驅動不斷加速和深化數據、技術、流程、組織等要素的互動創新。
技術。按照能力單元/能力模塊建設、運行和優化需求,圍繞設備設施、信息技術(IT)軟硬件、網絡、平臺等方面技術應用要求,采用適宜的方式開展技術實現、技術集成與融合,以及技術能力的封裝、靈活部署應用等。
流程。從業務流程設計、業務流程管控等方面,對能力單元/能力模塊涉及的業務流程進行梳理、規范、調整和優化。
組織。圍繞業務流程優化的要求,開展有關職能職責的調整,并對相關人員角色變動以及崗位優化配置做出妥善安排。
【T/AIITRE 20001—2020《數字化轉型 新型能力體系建設指南》標準原文中,要素維建設重點,包含通則、數據、技術、流程、組織等內容,本部分節選“7.3.4流程”部分】
7.3.4 流程
組織應從業務流程設計、業務流程管控等方面,對系統性解決方案涉及的業務流程進行梳理、規范、調整和優化。流程要素相關活動包括但不限于:
a)業務流程設計。組織應梳理和規范現有相關業務流程、確定擬調整優化的關鍵點和范圍,按照擬打造新型能力的需求,開展業務流程的優化設計,優化設計應涵蓋流程運行相關的技術要求和數據信息等,形成流程文件。
b)業務流程管控。組織應采取適宜的措施,加強與相關方的溝通協調,妥善處理業務流程優化執行過程中產生的利益分歧,適宜時,采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業務流程的運行狀態跟蹤、過程管控和動態優化。
圖片
三、管理維建設重點
為提升能力單元/能力模塊管理保障水平,應從數字化治理、組織機制、管理方式、組織文化等方面建立完善治理體系,并以過程管控機制為紐帶,不斷增強治理體系與系統性解決方案之間的協調性和適宜性,確保能力單元/能力模塊高效建設、有序運行和持續優化。能力單元/能力模塊管理維的主要活動如下:
數字化治理。從數字化治理制度、數字化領導力、數字化人才、數字化資金、安全可控等方面,建立與能力單元/能力模塊相匹配的數字化治理體系,推動人、財、物,以及數據、技術、流程、組織等資源、要素和活動的統籌協調、協同創新和持續改進,強化安全可控技術應用以及安全可控、信息安全等相關管理機制的建設與持續改進。
組織機制。從組織結構設置機制、職能職責調整機制等方面,建立與能力單元/能力模塊建設、運行和優化相匹配的組織機制。
管理方式。從管理方式創新、員工工作模式變革等方面,建立與能力單元/能力模塊建設、運行和優化相匹配的管理方式。
組織文化。從價值觀、行為準則等方面,建立與能力單元/能力模塊建設、運行和優化相匹配的組織文化,把數字化轉型戰略愿景轉變為員工主動創新的自覺行為。
【T/AIITRE 20001—2020《數字化轉型 新型能力體系建設指南》標準原文中,管理維建設重點,包含通則、數字化治理、組織機制、管理方式、組織文化等內容,本部分節選“7.4.4管理方式”部分】
7.4.4 管理方式
組織應從管理方式創新、員工工作模式變革等方面,建立與新型能力建設、運行和優化相匹配的管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a)管理方式創新。組織應推動職能驅動的科層制管理向流程驅動的矩陣式管理、數據驅動的網絡型管理、智能驅動的價值生態共生管理等管理方式轉變,持續改進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和指揮的范圍和精度,適宜時提升管理的自學習和自優化水平。
b)員工工作模式變革。組織應采用數字化、平臺化等適宜的方式和手段,為員工按需履行職能職責賦能,推動員工自組織、自學習,以及自主開展創造性工作。
內容來源于T/AIITRE 20001—2020《數字化轉型 新型能力體系建設指南》。
相關熱詞搜索: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

相關文章
- ·華為陳亞新:數字化轉型創新實踐與未來發展趨勢2020-01-07
- ·AMC群英匯|李杰:工業人工智能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應用2020-05-15
- ·數字化轉型知識:新型能力的分級建設 2021-01-05
- ·數字化轉型知識:新型能力的建設識別、分解與組合 2021-01-05
- ·數字化轉型知識:新型能力的六大視角 2021-01-05
評論排行
- ·AM先進制造業·高端沙龍(4)
- ·2016(第四屆)先進制造...(0)
- ·洪杰:航空發動機面臨競...(0)
- ·2017(第五屆)先進制造業大會(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