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互聯網+”當道的現今,供需重構,產銷合一,消費者賦予產品新價值的同時,也催生了嶄新的商業模式。創立于1982年的鼎捷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本土優秀的ERP產品與服務提供商,恪守“協助客戶實現數字價值”經營理念,始終緊隨制造與流通兩大產業沿革的脈動,確立互聯網+產業一體全景藍圖,并深化落實“一線三環互聯”全景戰略,為制造企業提供基于工業4.0理念的軟硬件一體化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并為流通企業提供虛實融通的全渠道零售解決方案,激發企業互聯網創新變革新動能。
在“智能+”整體戰略布局下,依托“一線三環互聯”的戰略路徑,鼎捷放眼于智能制造與全渠道零售兩大領域,提供智能轉型整合方案的規劃與服務。從過去的傳統軟件廠商,轉向現在的知識型服務,這家市場頗受矚目的“中國智造”代表企業,如何從傳統軟件服務中創新,并推進和帶動制造業智能轉型向新制造發展?為此,鼎捷軟件資深副總裁 陳劉杰先生受邀接受《先進制造業》全媒體專訪,暢談企業發展與市場前景。以下為訪談內容:

▲鼎捷軟件資深副總裁 陳劉杰
鼎捷軟件發展三階段
《先進制造業》:伴隨企業級軟件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鼎捷在產品升級與創新上近年來有哪些改進,以滿足企業級軟件與日俱增的需求?
陳劉杰:鼎捷是做ERP產品出身的,到目前已經積累了30余年的行業經驗。說到創新,就不得不提鼎捷軟件的發展歷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不上ERP等死,上ERP找死”的年代,鼎捷非常重視輔導的方法,提出“讓ERP在中國普遍成功”的口號。當時很多不叫ERP的也都稱之為ERP,像財務軟件、局部進銷存都算在內,社會上對ERP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所以這一階段稱之為產品型階段。在這一階段,鼎捷作為一支“ERP正規軍”,通過為客戶提供一條龍服務來幫助客戶實現應用價值,創新主要集中在實施與交付的方法。第二階段,到了知識型時代之后,就出現了ERPⅡ產品,比如BI、CRM、PDM、PLM、MES...等等,在Gartner Group的定義當中,環繞在企業骨干ERP之外的等等都稱之為ERPⅡ。在這一階段,鼎捷就不只專注于ERP領域了,創新主要是一體化,我們視之為服務型創新,用一體化的實施方式讓客戶得到預期的效益。第三階段,在“工業4.0”浪潮的背景下,鼎捷轉型成為知識型服務企業。當然在這三個發展階段中,主軸始終是以管理的視角展開的。目前階段,鼎捷除了專注ERP之外,更多的是由ERP裂解為一系列的智能+應用,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解決方案領域。
ERP自誕生以來,一直在不斷的發展完善以匹配企業不斷發展的需求,ERP系統由于其集成性,功能也已經擴展到企業不同的運營層面。在當前新技術沖擊下,ERP也有了全新的應用定位,ERP已成為智能制造時代下,企業智能運營的核心平臺。尤其在企業執行層面,ERP正裂解為一系列“智能+”方案,填補車間設備層與數字運營層之間的縫隙,通過一定的中臺作用,向下打通到企業的儲運設備、生產設備、檢測儀器等設備層,從而匯整企業價值鏈,支撐企業智能運行。
所以,不管技術沿革到何種階段,也不管產業面臨何種挑戰,ERP作為企業的核心骨干的地位是不會改變的。

▲圖為鼎捷軟件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藍圖
其實智能制造問題主要集中于三個層面:一是縱向集成,即從研發、設計到生產、服務等企業所有運營環節的垂直整合;二是橫向集成,指的是供應商、分銷商等供應鏈層面的整合;三是端對端集成則是圍繞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價值鏈的集成。所以今天處于知識型階段的鼎捷,最重要的就是擁有智能制造的方案,把ERP和一系列的應用裂解成為許多“智能+”方案,比如智能+物流、智能+車間、智能+派工、車間戰情室等,其實本質上是在移動互聯的趨勢下,很多應用都已經碎片化了,所以在這一階段,鼎捷的創新主要是在“智能+戰略”下,通過一線三環互聯的實踐路徑產品,以DAP的技術平臺依托下來進行現有與未來產品的重構,作為ERP和MES的裂增和深化拓展應用,以符合制造企業智能運營的要求。
創造客戶的數字價值
《先進制造業》:鼎捷一直有著“讓ERP在中國普遍成功”的理想,談到這一理想,鼎捷如今是如何通過不同的制造業解決方案在引領未來制造的?此外,鼎捷如何打造自己的競爭優勢?
陳劉杰:鼎捷的競爭優勢就在于持續追求服務創新希望能提升信息化效益與價值,信息化不只是求上線而已,而是能夠實現指標效益變現到知識變現,幫助客戶借助信息化來強化管理體質。其實這也就是鼎捷的經營理念——協助客戶實現數字價值,始終關注客戶應用效益,為客戶提供貫穿企業用戶全生命周期的全程價值服務。其中我們CEBIE的方法可以將ERP、ERPⅡ、MES以及智能+方案都能最終以樹狀的結構來呈現。
以田島工具為例,他是鼎捷的ERP+智能物流客戶,想借助鼎捷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來實現“高效中央倉儲管理能力,提高揀貨配貨的效率”。鼎捷在其中最大的命題就是以效益為導向的應用規劃及價值輔導,幫助客戶從管理議題規劃出發,結合系統模塊運用,突破管理能力提升瓶頸,重新梳理和優化管理流程,實現指標效益變現到知識變現,幫助客戶借助信息化來強化管理體質。此外,鼎捷內部還特別設置了應用價值案例評鑒,有了這樣一個定期評鑒的機制,通過不斷探討與驗證,我們論證了越來越多的最佳應用效益實踐。也期望通過這一機制由內而外的運作,可以與企業共同攜手實現數字應用價值這一最終目標。
通過行業深化經營來應對軟硬件結合趨勢
《先進制造業》:如今,在不同的應用領域,軟硬件的結合應用成為越來越普遍的趨勢。對于鼎捷來說,公司將如何應對軟硬件日趨結合的趨勢?
陳劉杰:軟硬件結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虛實整合,這里有兩個層面的意涵:硬件領域會有軟件應用,軟件實施本身也可以分為“硬”和“軟”兩個層面。軟硬件首先可以直接理解為信息化和自動化;但同時在某種程度上軟件就是硬件,真正的“軟件”應該是輔導實施的方法。就像之前講的智能物流,其實實際上就是ERP與WMS系統的應用,之前許多條碼應用效益不高,就是因為條碼沒有大量的和ERP做集成,以及考慮作業與管理流程的優化,因此在后臺終端沒辦法及時動態的反映每一個貨品的物流信息。所以軟硬件結合在某種單一的應用領域,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以效益為導向的管理規劃,是解決管理議題和提升管理能力的方法,是作業流程的梳理,這才是在軟件的重要部分。在智能制造領域,更多的是與自動化做集成。2015年鼎捷就和研華有了戰略合作,去年也和施耐德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和友商結盟,集產業生態來補足鼎捷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撐下,于設備硬件層面的解決方案。通過友商間的合作,進而孵化出一些新興的子公司,許多硬件廠商也來與我們合作,希望加入產業生態。不同的行業會有不同的應用領域,不同的應用領域會有不同的側重點,如何結合細分行業貫穿軟硬件應用至關重要!因此,鼎捷通過行業的深化來應對軟硬件日趨結合的趨勢。

▲圖為鼎捷軟件與中泰龍家具集團打造的中國辦公家具行業首個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凡度智能工廠
2016年,鼎捷軟件與中泰龍家具集團合資成立了一家公司——龍鼎家居科技有限公司,在家具產品結構與生產工藝基礎上,融合了智能裝備與工業軟件,是一家典型的從頂層智能工廠設計咨詢到軟硬件整合方案落地服務公司。而且龍鼎應用國家智能制造系統架構及標準體系,深度融合工業軟件、電氣自動化、物聯網等核心技術,打造了中國辦公家具行業首個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凡度智能工廠。
“全盤規劃 分步實施”架構模型
《先進制造業》:如今很多制造企業都非常積極地采用先進軟件來打造創新產品,塑造自身的市場競爭優勢。在這一方面,鼎捷如何能在企業級軟件上幫助制造企業?
陳劉杰:現在無論是ERP還是ERPⅡ目前都已進入成熟期,但也進入了深化應用的質變期。舉個例子,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推動下,企業級軟件應用也從原來的PC端往移動端遷移,并具備了智能化應用的平臺支撐。鼎捷本身就有智能語音助理APP貫穿ERP與OA,以語音對話的形式與用戶隨時隨地快捷交互,簡單高效完成日常工作任務和精準數據查詢,將用戶從日常操作的重復性工作中解放出來。此外結合DPS大數據智能引擎,用AI改善ERP與MES的深化應用也成為可能,融入機器學習功能,將提供用戶智能化的決策建議與異常警示,讓企業級應用也可以像消費互聯的應用一樣快捷與創造更大的便利與效率。
企業應用軟件的目的在于增進自身的競爭優勢,因此談軟件必談如何規劃實施,鼎捷倡導“全盤規劃 分步實施”,將原本龐大的產品體系分解應用。具體經過是,首先通過鼎捷工業4.0線上測評工具找出客戶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后籍由頂層設計的方法先把解決方案與產品分步實施,從而進行深化應用,從而慢慢擴展應用。所以鼎捷是透過產品裂解來滿足制造企業的局部軟件需求。除此之外,更重要的還是測評的工具和服務手法,這也是之前談到的軟件實施中如何真正做到“軟硬結合”。

▲圖為各行業企業智能制造成熟度評測結果舉例
軟件定義制造業
《先進制造業》:請問您如何看待企業級軟件在中國的發展前景與市場機遇?制造業應該如何更好地應用企業級軟件呢?
陳劉杰:國家最近幾年密集出臺了許多相關政策,從兩化融合開始到最近的“互聯網+先進制造業”,催生了諸多如“工業互聯網”的概念,軟件市場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機遇。在國家政策的大背景下,客戶得到政策補助的比例也越來越稿高。
同時“軟件定義一切”的理念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從目前消費互聯網的發展來看,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是用軟件來定義我們的生活,而且這種發展趨勢一定會蔓延到制造業來,形成與整合為一種由智能機器與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它在制造過程中能進行智能活動,注入分析、推理、判斷、構思和決策等融合成為一套智能制造系統,也由此更新了對制造自動化的概念,擴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我們相信,智能制造系統最終要從以人為主要決策核心的人機和諧,轉向以機器為主體的自主運行轉變。
鼎捷搭建軟硬件一體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也是在智能+戰略下,在“一線三環互聯”實踐路徑指引下,邁向智能互聯的未來,以數據自動流動實現資源配置優化,優化供給質量和供給效率,達到供給側改善的目標。其關鍵在于實現資源優化從單點到多點、從局部到全局、從低級到高級的演進。
展望未來,越來越多的應用功能向ERP集成,隨著ERP軟件廠商推出越來越多深入到二三級細分子行業的行業化解決方案,越來越多的企業用戶將充分利用ERP等管理軟件來解決企業生產制造環節的管理難題。
于此鼎捷后續將發布一款新產品車間戰情室,未來車間的班組長通過移動看板就可以知曉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而提前對設備進行操作。軟件會定義制造,也會定義越來越多的行業,所以我們相信軟件行業將迎來越來越好的前景。
相關熱詞搜索:鼎捷 制造業 智能制造

相關文章
- ·徐洪海:企業智能制造首先要進行需求分析2018-01-02
- ·2018新年文告-致關注智能制造的制造業同行2018-01-02
- ·中關村將建人工智能科技園 預計3-5年后建成2018-01-04
- ·2017年智能制造世界巡禮之韓國篇2018-01-05
- ·李伯虎: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中國智能制造2018-01-09
評論排行
- ·AM先進制造業·高端沙龍(4)
- ·2016(第四屆)先進制造...(0)
- ·洪杰:航空發動機面臨競...(0)
- ·2017(第五屆)先進制造業大會(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