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機器人計劃穩步推進中 富士康全自動生產可期
2017-01-11 來源:中國機床商務網 評論:0摘要: 郭臺銘曾在2011年公開表示,富士康要在2014年裝配100萬臺機械臂,在5到 10年內完成首批自動化的工廠,這也就是所謂的百萬機器人計劃
郭臺銘曾在2011年公開表示,富士康要在2014年裝配100萬臺機械臂,在5到 10年內完成首批自動化的工廠,這也就是所謂的“百萬機器人計劃”。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專業制造商,擁有120余萬員工及全球頂尖IT客戶群。富士康如此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富士康現在的自動化已經做到什么程度?富士康在做自動化的過程中又遇到了什么困難?本文將一一解開謎底。
富士康在中國臺灣省被稱為鴻海科技集團。1988年投資中國大陸,是專業生產8C產品及半導體設備的高新科技集團(全球第一大代工廠商),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專業制造商,擁有120余萬員工及全球頂尖IT客戶群。2013年躍居《財富》全球企業500強第30位。
富士康如此成功的秘密是什么?
富士康CEO——郭臺銘曾經總結過富士康成功的關鍵有四點: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一流客戶,即找到美國蘋果、芬蘭諾基亞等大客戶,并利用中國低廉而勤奮的勞動力生產。不過,如今這個成功模式可能走到盡頭,因國內勞工已不再是可隨意榨取的工人。
解決勞工問題的另一個方法是,提高自動化程度,讓機器人代替人工。郭臺銘曾在2011年公開表示,富士康要在2014年裝配100萬臺機械臂,在5到 10年內完成首批自動化的工廠,這也就是所謂的“百萬機器人計劃”。但是,富士康推進機器人的進展并不像之前郭臺銘預計的那樣順利。富士康研發的機器人仍然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機器人的不穩定、精確度乏善可陳,很多復雜的工序,如擦亮iPhone的金屬外殼,仍需要人工操作。
富士康現在的自動化已經做到什么程度?
第一個階段,是工站自動化,我們可以理解為“點”。這不是要把人大批地換掉,而是用機器人去代替人,去做人們不愿意做、沒有趣味的工作,或是危險的工作,比如車床加工和打磨,工作環境十分惡劣。我們最先開始做的是打磨機器人,開發出來后,逐漸替代了人工,在粉塵環境中工作。
第二階段,是整條生產線的自動化,我們可以理解為“線”。優化生產線后,可以減少機器人的使用量。
第三階段是整場自動化,可稱之為“面”,在生產、物流、檢測等全程實現無人化或少人化。現在,雖然國內一些地方已開始使用智能機器人,但大部分地方還沒做到整場自動化。富士康已經在往這個方向轉,包括我們在成都的工廠。現在,深圳和鄭州工廠正在推進自動化,正處于第二和第三階段之間。
富士康位于成都、深圳和鄭州的工廠已經達到第二、三階段。富士康已經擁有10條熄燈生產線(完全自動化生產線)。截止目前,富士康已經部署了逾4萬臺由公司內部研發和生產的“Foxbot”工業機器人。富士康已經具備每年生產約1萬臺Foxbot機器人的能力。除工業機器人外,富士康還在研發醫療機器人。盡管機器人技術在不斷改進,但工業機器人不能完全取代人,因為人可以靈活迅速地由一個任務切換到另一個任務。
多年來,富士康一直在緩慢且穩步地實現生產自動化。計劃2020年讓中國工廠自動化率達到30%。
富士康在做自動化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
人跟機器一起工作,有好處,也有不合適的地方。雖然我們很多人認為,這是不錯的做法,可是要真正執行起來,考慮的還是整體效益。工廠管理者要對生產效益和管理方式負責。如果管理者覺得,投資大量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會影響效益,當年賺不了錢,那他可能就不會投資。這是工廠管理者需要承擔的風險。這種情況在工業界普遍存在。
另外,自動化應用于組裝的40年來,盡管機器人技術一直在進步,但還是沒法完全取代人工。人除了會組裝以外,還有各種感覺,所以有些工作,由人來做比機器做要便宜。人還有很好的彈性,可以很快切換去做另一項工作,機器人就沒有這種靈活性。
從長遠來看,機器人比人力成本更低。不過,初期投資可能會很高,因為研發可以完成各種任務的機器人成本很高,耗時很長,難度也很大。目前,中國的人類勞動力成本要遠低于機器人。但面對未來的勞動力成本上漲,富士康必須過渡到完全自動化,才能一直保持競爭力。
讓事情復雜化的是,中國各地政府正在促進就業。在深圳、成都和鄭州,政府給予富士康各種優惠措施,鼓勵其在當地擴大規模。富士康去年聘用了120萬工人,是全球最大的雇主之一。中國是富士康聘用工人最多的國家,工人數量達到100萬。如果富士康工廠完全實現自動化,這些工人又何去何從呢?
(原標題:富士康開展“百萬機器人計劃” 穩步實現生產自動化)
相關熱詞搜索:富士康 機器人 全自動生產 先進制造業 智能制造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專業制造商,擁有120余萬員工及全球頂尖IT客戶群。富士康如此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富士康現在的自動化已經做到什么程度?富士康在做自動化的過程中又遇到了什么困難?本文將一一解開謎底。
富士康在中國臺灣省被稱為鴻海科技集團。1988年投資中國大陸,是專業生產8C產品及半導體設備的高新科技集團(全球第一大代工廠商),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專業制造商,擁有120余萬員工及全球頂尖IT客戶群。2013年躍居《財富》全球企業500強第30位。
富士康如此成功的秘密是什么?
富士康CEO——郭臺銘曾經總結過富士康成功的關鍵有四點: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一流客戶,即找到美國蘋果、芬蘭諾基亞等大客戶,并利用中國低廉而勤奮的勞動力生產。不過,如今這個成功模式可能走到盡頭,因國內勞工已不再是可隨意榨取的工人。
解決勞工問題的另一個方法是,提高自動化程度,讓機器人代替人工。郭臺銘曾在2011年公開表示,富士康要在2014年裝配100萬臺機械臂,在5到 10年內完成首批自動化的工廠,這也就是所謂的“百萬機器人計劃”。但是,富士康推進機器人的進展并不像之前郭臺銘預計的那樣順利。富士康研發的機器人仍然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機器人的不穩定、精確度乏善可陳,很多復雜的工序,如擦亮iPhone的金屬外殼,仍需要人工操作。
富士康現在的自動化已經做到什么程度?
第一個階段,是工站自動化,我們可以理解為“點”。這不是要把人大批地換掉,而是用機器人去代替人,去做人們不愿意做、沒有趣味的工作,或是危險的工作,比如車床加工和打磨,工作環境十分惡劣。我們最先開始做的是打磨機器人,開發出來后,逐漸替代了人工,在粉塵環境中工作。
第二階段,是整條生產線的自動化,我們可以理解為“線”。優化生產線后,可以減少機器人的使用量。
第三階段是整場自動化,可稱之為“面”,在生產、物流、檢測等全程實現無人化或少人化。現在,雖然國內一些地方已開始使用智能機器人,但大部分地方還沒做到整場自動化。富士康已經在往這個方向轉,包括我們在成都的工廠。現在,深圳和鄭州工廠正在推進自動化,正處于第二和第三階段之間。
富士康位于成都、深圳和鄭州的工廠已經達到第二、三階段。富士康已經擁有10條熄燈生產線(完全自動化生產線)。截止目前,富士康已經部署了逾4萬臺由公司內部研發和生產的“Foxbot”工業機器人。富士康已經具備每年生產約1萬臺Foxbot機器人的能力。除工業機器人外,富士康還在研發醫療機器人。盡管機器人技術在不斷改進,但工業機器人不能完全取代人,因為人可以靈活迅速地由一個任務切換到另一個任務。
多年來,富士康一直在緩慢且穩步地實現生產自動化。計劃2020年讓中國工廠自動化率達到30%。
富士康在做自動化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
人跟機器一起工作,有好處,也有不合適的地方。雖然我們很多人認為,這是不錯的做法,可是要真正執行起來,考慮的還是整體效益。工廠管理者要對生產效益和管理方式負責。如果管理者覺得,投資大量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會影響效益,當年賺不了錢,那他可能就不會投資。這是工廠管理者需要承擔的風險。這種情況在工業界普遍存在。
另外,自動化應用于組裝的40年來,盡管機器人技術一直在進步,但還是沒法完全取代人工。人除了會組裝以外,還有各種感覺,所以有些工作,由人來做比機器做要便宜。人還有很好的彈性,可以很快切換去做另一項工作,機器人就沒有這種靈活性。
從長遠來看,機器人比人力成本更低。不過,初期投資可能會很高,因為研發可以完成各種任務的機器人成本很高,耗時很長,難度也很大。目前,中國的人類勞動力成本要遠低于機器人。但面對未來的勞動力成本上漲,富士康必須過渡到完全自動化,才能一直保持競爭力。
讓事情復雜化的是,中國各地政府正在促進就業。在深圳、成都和鄭州,政府給予富士康各種優惠措施,鼓勵其在當地擴大規模。富士康去年聘用了120萬工人,是全球最大的雇主之一。中國是富士康聘用工人最多的國家,工人數量達到100萬。如果富士康工廠完全實現自動化,這些工人又何去何從呢?
(原標題:富士康開展“百萬機器人計劃” 穩步實現生產自動化)
相關熱詞搜索:富士康 機器人 全自動生產 先進制造業 智能制造

相關文章
- ·富士康6億美元獲軟銀旗下公司54.5%股權 人形機器人要來了2017-02-28
- ·富士康機器代人裁員6萬,機器人技工30萬難求!2017-03-23
- ·富土康:必須要美國制造?那好,全自動化機器人2017-05-05
- ·機器人的革命性突破何時來臨?2015-08-06
- ·日本《機器人新戰略》教會了我們什么?2015-08-06
評論排行
- ·李克強:中國要追趕工業4...(6)
- ·朱森第:融合發展——邁...(5)
- ·AM先進制造業·高端沙龍(4)
- ·石墨烯,推動下一代節能...(3)
- ·工經聯會長李毅中:“互...(3)
- ·工業機器人將突破智能模塊(2)
- ·群雄逐鹿,誰主“云計算...(2)
- ·AM·高端沙龍第一期:企...(2)
- ·“懶夫人”聚醚醚酮,醫...(1)
- · 訪清華大學教授、中國...(1)
- ·北斗產業步入良性發展軌...(1)
- ·聚焦“互聯網+制造業”高...(1)
- ·智慧光伏云:云計算+大數...(1)
- ·5G助跑“互聯網+”? ...(1)
- ·機器人將進軍國際航空制...(1)
- ·防患于未然:企業安全最...(1)
- ·互聯網+房地產,賣房、上...(1)
- ·9大互聯網企業聯姻新能源...(1)
- ·海工裝備的“深海”出路(1)
- ·朱森第:“智”造強國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