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日成人av,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国产精品第10页,国语对白精品一区二区

先進制造業微信公眾平臺 先進制造業全媒體

四川——奮力建設先進制造強省

2018-03-06   來源:   評論:0
摘要:“2018制造強省 市制造業規劃”系列文章第三期:四川——奮力建設先進制造強省
  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領域。日前,制造業強省強市已陸續發布2018年工作安排,關于發展先進制造業他們是如何規劃的呢?先進制造業全媒體將陸續推出“2018制造強省/市制造業規劃”系列文章,著重分析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山東、四川等制造強省/市在2018年的規劃與該地區產業現狀,請持續關注先進制造業微信號(amdaily)和先進制造業網站(www.fygcmy.com
  “2018制造強省/市制造業規劃”系列文章第三期:四川——奮力建設先進制造強省
  2018年1月26日在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長尹力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需要,是建設經濟強省的必由之路。重點在“破”“立”“降”上下功夫,推動全省經濟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
  2018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制造業部分)
  振興實體經濟。繼續深化“項目年”活動,重點推進500個投資上億元的工業及技改項目建設,加快格羅方德12英寸晶圓、中國電子8.6代線、綿陽京東方柔性面板、眉山信利高端顯示等項目建設。穩定工業增長,力爭實現工業投資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發展裝配式建筑,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促進大企業大集團加快發展,實施“小巨人”企業培育工程,對重點困難企業開展“一企一策”幫扶。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打破各種形式的不合理限制和隱性壁壘,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搭建產融對接平臺,落實差異化信貸政策,多渠道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讓實體經濟壯筋骨、上臺階,筑牢經濟強省的根基。
  培育新動能。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四川行動計劃》,做大做強“雙七雙五”產業,在抓好食品飲料、油氣化工等傳統產業提檔升級的同時,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汽車制造、航空與燃機、軌道交通等產業。爭創綜合性國家新興產業創新中心,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促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積極培育數字經濟、創意經濟、共享經濟等新經濟形態。廣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名牌發展戰略,打造更多有影響力的品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加大研發投入,支持科技創新。推進信息安全及集成電路、生物技術與醫藥等重大科技專項,實施重大關鍵技術攻關、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培育發展創新產品。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示范基地,深化校地企合作,完善人才引進政策,吸引培養一批戰略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匯聚海內外英才,讓創新創業夢想在四川開花結果。
  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大力破除無效供給,淘汰煤炭、鋼鐵等行業落后產能,妥善處置“僵尸企業”,做好企業債務處置和職工安置。著力解決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問題。推進產融結合,支持企業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降低企業負債率。落實各項降低企業成本措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用能、物流等要素成本,繼續執行階段性降低企業社保繳費率政策。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短板。
  增加服務業有效供給。發展家政服務、社區服務,培育個性化、定制化、精細化服務。推動制造業主輔分離,創建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科技服務、養老健康等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抓好成都、樂山國家級服務業綜合改革示范試點,布局建設一批服務業強縣。建設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深入推進服務業“三百工程”,培育服務業龍頭企業和品牌。優化提升市場拓展“三大活動”,促進“四川造”產品推廣應用。擴大綠色消費、網絡消費、信息消費等新消費。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打造一刻鐘便民服務圈。創建“放心舒心消費城市”。
  統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縱深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有效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完善國資管理體制,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產權多元化、法人治理規范化、選人用人市場化、資產證券化和激勵約束科學化。落實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措施。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暢通項目融資渠道。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
  推動全面開放合作。強化“‘一帶一路’251行動”牽引,組織“千企行絲路”活動,深化與沿線國家貿易、產能裝備、資源能源、人文旅游等合作。抓好中德、中法、中意等國別園區建設,進一步提高國際班列綜合營運水平。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發展,統籌沿江產業布局,深化與沿江省市聯動合作。推進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支持川渝合作示范區建設。深化與泛珠、長三角、京津冀合作,精準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建立川港合作會議機制,加快建設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堅持“精準招商”“精品招商”,辦好西博會、科博會、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等重大活動。促進外貿優進優出,培育市場主體,加快口岸物流通道建設。規范引導境外投資,促進產品、技術、服務“走出去”。
  加快建設西部金融中心。支持成都建設西部金融總部商務區。引進一批全國性金融機構,加快組建省級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推動金融支持“一帶一路”貿易結算、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進國有產權、農村產權、知識產權、環境權益等交易市場建設,增強天府(四川)聯合股權交易中心融資功能。做大做強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完善財政金融互動政策。推動企業上市掛牌,擴大債券融資,提升直接融資水平。
  打造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板塊。落實五大經濟區發展規劃,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分工協作。支持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加快成都平原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城市群鐵路公交化改造運營等項目建設。推進川南城際鐵路建設,加快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形成一體化發展格局。支持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加快川東北經濟區進出川大通道建設。支持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大力培育以“康養+”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加強川西北生態經濟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落實國家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加快發展政策措施。重視省際交界地區發展。推動開發區創新發展、綠色發展。
  名詞解釋和說明
  1.“三去一降一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任務,指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2.地條鋼:以廢鋼鐵為原料,在生產中不能有效地進行成分和質量控制的鋼及以其為原料軋制的鋼材。
  3.“一提一創一培”:提質量、創品牌、培育新動能新動力。
  4.“破”“立”“降”:“破”,大力破除無效供給;“立”,大力培育新動能;“降”,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
  5.“雙七雙五”產業:“雙七”,指四川七大優勢產業、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雙五”,指四川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
  6.服務業“三百工程”:建設100個重大項目、培育100個重點企業、打造100個重點品牌。
  四川省制造業企業總量居西部首位 競爭優勢突出
  近年來,四川省政府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四川行動計劃》,積極推進制造業發展壯大。《中國制造2025四川行動計劃》提出,抓住“中國制造2025”機遇,將四川建成西部制造強省和“中國制造”西部高地。
  截至2017年5月底,四川省實有制造業企業7.72萬戶,注冊資本0.85萬億元。在納入“一帶一路”戰略規劃范圍的中西部16個省市區中(包括重慶、四川、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新疆、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廣西、云南、西藏),四川制造業企業數量居第五位,注冊資本居第四位;在西部各省市區中居首位,總量競爭優勢較為突出。從制造大省到制造強省,四川有底氣。
  
  從“468”到“600”制造業 發展速度看得見
  據介紹,實施商事制度改革前,2011年至2013年,四川月均新增制造業企業468戶,2014年商改實施當年月均新增制造業企業數量達491戶,2015年、2016年月均新增數量分別達493戶和514戶,而2017年以來達到600戶,呈逐年遞增趨勢。另外,新增制造業企業資本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17年1至5月新增制造業企業戶均注冊資本為1047.28萬元,同比增長64.5%。
  
  裝備制造業是優勢 產業占比穩步提升
  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飲料食品、油氣化工、釩鈦鋼鐵及稀土、能源電力、汽車制造是四川省的7大優勢產業。高端產業是先進制造業的主攻方向。目前四川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產業、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已具備一定的基礎,部分產業和技術在國際、國內優勢明顯。
  其中,裝備制造業已成為四川省制造業的重要支撐。截至2017年5月底,全省實有裝備制造業企業2.30萬戶,資本總額3345.63億元,較商事制度改革前分別增長10.0%和95.5%;占制造業總量的比重分別達29.8%和39.2%,裝備制造業在制造業中的占比穩步提升。其中,汽車制造業也是四川優勢產業,截至2017年5月底,全省汽車制造業企業達1306戶,注冊資本429.8億元,與改革前相比分別增長15.3%和50.7%。
  奮力建設先進制造強省
  下一步四川省將緊緊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和燃機、高效發電和核技術應用、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節能環保裝備和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設備、農機裝備、油氣鉆采及海洋工程裝備等重點領域,全面開展試點示范。
  一是開展制造業創新中心試點示范,創建國家級和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加強前沿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建設發展一批產業共性技術的研發應用基地,培養造就一批技術創新領軍人才,為推動四川制造由大變強提供戰略支撐。二是推進高端裝備創新工程示范應用,促進四川制造業轉型升級。組織實施裝備制造創新研制和產業化推廣專項計劃,對重點項目、重點工程開展示范應用,逐步提高高端裝備制造比重,促進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鞏固四川作為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業基地的重要地位。三是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推動四川制造業信息化、智能化。試點并推廣“互聯網+協同制造”模式,鼓勵產業鏈各環節緊密協同,實現開放、共享、協作的智能制造。四是開展工業“四基”試點示范和推廣應用,全面提升四川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在重大裝備、電子信息、新能源等重點領域開展“四基”產品試點示范和工業“四基”示范工程,提升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四基”產品保障能力和基礎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全面提升四川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五是開展綠色制造示范工程,推動四川制造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六是實施產品強質工程,開展質量品牌試點示范,提升四川制造質量水平。七是深化軍民融合示范工程,提升四川軍民融合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水平。
  2017四川制造業企業100強
  2017年12月8日,省企業聯合會、省企業家協會發布《2017四川企業發展報告》,2017四川企業100強、四川制造業企業100強出爐。延續去年強勢,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蟬聯兩個“100強”名單首位。
名次 企業
1 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2 四川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
3 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
4 科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5 通威集團
6 四川省川威集團有限公司
7 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
8 四川科倫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9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10 四川德勝集團釩鈦有限公司
11 成都市天鑫洋金業有限責任公司
12 瀘州老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3 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4 四川宜賓普什集團有限公司
15 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6 攀枝花鋼城集團有限公司
17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18 四川省達州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9 四川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21 成都云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2 成都印鈔有限公司
23 四川綿陽好圣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24 四川藍劍飲品集團有限公司
25 四川永貴科技有限公司
26 宜賓海絲特纖維有限責任公司
27 四川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28 新希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
29 川開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30 華西能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31 四川海大橡膠集團有限公司
32 宜賓海豐和銳有限公司
33 四川省高宇集團有限公司
34 四川空分設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35 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6 四川逢春制藥有限公司
37 特變電工(德陽)電纜股份有限公司
38 四川建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39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七一九工廠
40 成都地奧集團
41 四川美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2 中國重汽集團成都王牌商用車有限公司
43 四川峨勝水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44 四川龍蟒鈦業股份有限公司
45 中車資陽機車有限公司
46 甕福達州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47 四川宜賓普什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48 四川沱牌舍得集團有限公司
49 四川宏華石油設備有限公司
50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51 廣元市海天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52 瀘州北方化學工業有限公司
53 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54 四川東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5 中車成都機車車輛有限公司
56 四川明達集團
57 四川天華股份有限公司
58 四川銀河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59 成都光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60 四川新綠色藥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61 四川金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62 四川興事發門窗有限責任公司
63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64 都江堰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
65 四川鑫電電纜有限公司
66 成都宏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67 零八一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68 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69 四川明日宇航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70 綿陽佳聯印染有限責任公司
71 四川新蓉電纜有限責任公司
72 寧南縣絲路集團公司
73 四川德陽年豐食品有限公司
74 成都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75 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
76 四川徽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77 四川依科制藥有限公司
78 四川六合鍛造股份有限公司
79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烽火機械廠
80 四川川潤股份有限公司
81 成都運達科技有限公司
82 中鐵隆昌鐵路器材有限公司
83 四川多聯實業有限公司
84 四川邁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85 四川省自貢市海川實業有限公司
86 四川明星電纜股份有限公司
87 成都西科微波通訊有限公司
88 成都百裕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89 中國水利水電夾江水工機械有限公司
90 宜賓川紅茶業集團有限公司
91 四川海特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92 四川宏發電聲有限公司
93 華潤三九(雅安)藥業有限公司
94 四川華豐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95 四川燕京啤酒有限公司
96 四川省機械研究設計院
97 成都地奧集團天府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98 四川李記醬菜調味品有限公司
99 樂山新天源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
100 四川川消消防車輛制造有限公司

相關熱詞搜索:四川 制造業 智能制造 先進制造業
網站介紹|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州市| 上思县| 大理市| 育儿| 婺源县| 克拉玛依市| 砀山县| 盐亭县| 玉林市| 石台县| 龙游县| 图们市| 卢湾区| 黔南| 普格县| 洛宁县| 基隆市| 册亨县| 柳林县| 永州市| 甘德县| 黑河市| 菏泽市| 石泉县| 和顺县| 无锡市| 平江县| 顺平县| 化德县| 宜春市| 民权县| 太和县| 新丰县| 苍溪县| 章丘市| 上虞市| 万荣县| 全州县| 祁门县| 永清县| 大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