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機器人發展現狀與思路
2017-05-31 來源:學習時報 何玉慶 梁波 評論:0很久以來,“制造出像人一樣的機器,從而將人類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就是人們的美好夢想:如古希臘詩人荷馬的長篇敘事詩《伊利亞特》中冶煉之神海倍斯特司用黃金鑄造的美麗侍女、中國西周時期能歌善舞的人造伶人、三國時期諸葛亮制作的木牛流馬等等。雖然這些傳說或記載的真實性不可盡信,但人們對于“類人機器”的向往可見一斑。自上世紀六十年代第一臺商業化的工業機器人誕生,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機器人技術在制造業、服務業、軍事等眾多領域已經獲得了廣泛的應用,正以獨特的方式影響著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機器人概念和分類
機器人種類繁多,其概念內涵和外延均十分寬泛,并且應用場合多種多樣,不同學科的研究人員、甚至不同領域的技術開發人員及用戶,對“機器人是什么”這一基本問題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加之當前很多公司利用機器人行業的影響將很多不具備機器人本質特征的產品冠以機器人的名義推向市場,導致人們對于機器人概念的理解存在較大的模糊性。
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和國際標準化組織技術委員會給出的機器人定義是:一種能夠執行某種任務的、兩軸或者多軸可編程的、具有一定自主性(這里的自主性是指在沒有人的干預情況下能夠基于當前狀態和感知執行特定任務的能力)的驅動機構。我國已故著名戰略科學家,被稱為“中國機器人之父”的蔣新松院士曾經給機器人下過一個定義:一種具有擬人功能的機械電子裝置。這一概念高度概括了機器人的特征,至今對我們理解機器人系統仍然有極大的借鑒價值。綜上,筆者認為能冠以機器人名稱的系統或產品應具有以下兩個基本特征:一是能夠自動執行某個、某些或某類任務;二是具有通過編程改變功能的能力。
關于機器人的分類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觀點和看法。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根據用途分為兩大類:一是工業機器人;二是服務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又分為個人服務機器人和專業服務機器人。國內目前通常將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
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
第一,工業機器人產業初具規模。工業機器人作為制造業的重要基礎裝備,是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早在“九五”期間,我國已經掌握了工業機器人的設計和集成技術,研制出弧焊機器人、點焊機器人、切割機器人、噴涂機器人、平面關節型裝配機器人、直角坐標型裝配機器人、移動搬運機器人、移動包裝機器人等國產工業機器人系列產品,實現了批量化生產,迫使國外品牌產品降低了價格,培育了沈陽新松機器人公司等機器人企業,組織實施了100余項工業機器人應用示范工程,在汽車、摩托車、家電、煙草、化工、電器等行業推廣應用機器人自動工作站和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在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勞動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最新的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約29萬臺,同比增長14%,其中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9萬臺,同比增長31%。而在2016年底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工業機器人市場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國內機器人企業累計銷售19257臺機器人,較上年增長37.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0.2%,實際銷量比上年增長70.8%。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已經位居世界第一,國產機器人產品占據了可觀的市場份額,發展態勢迅猛,初具規模。
第二,特種機器人從無到有,已經逐步形成產業化態勢。進入二十一世紀后,我國先后研制出一大批特種機器人并得到應用,如:輔助骨外科手術機器人和腦外科機器人成功用于臨床手術,低空飛行機器人在南極科考中得到應用,微小型探雷掃雷機器人參加了國際維和掃雷行動,空中搜索探測機器人、廢墟搜救機器人等地震搜救機器人成功問世,細胞注射微操作機器人已應用于動物克隆實驗,國內首臺腹腔微創外科手術機器人進行了動物試驗并通過了鑒定,反恐排爆機器人已經批量裝備公安和武警部隊;水下機器人在海底資源勘探、北極科考等領域獲得了成功應用。
近年來,一些特種機器人陸續開始進入市場,并且形成一定的產業化規模。如反恐排爆機器人已經裝備我國公安部多個機構,并且隨我國維和工兵分隊遠赴黎巴嫩參與維和使命;工業級飛行機器人(無人機)是近些年涌現出來的一個新的裝備,其在農業、電力、公安等領域已經獲得了應用,顯示出了極大的市場前景。國內特種機器人產業化態勢已經形成。
完善我國機器人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
大力支持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制造水平提升,擺脫機器人相關基礎工業落后局面。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機器人產品中,減速器、伺服電機等核心器件依賴進口的現象仍未根本改變,在2016年工信部等單位聯合印發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對該問題予以明確,并提出了發展規劃。應盡快選擇支持重點單位,開展基礎研發工作,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要注意:既要避免重復投入,也要避免低水平的惡性競爭。
抓住特種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發展的黃金機遇,提升我國機器人技術與產品自主研發水平。相對于工業機器人來說,特種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尚處于市場化的初期,國外尚沒有商業巨頭出現,但由于應用場景廣泛、市場潛力巨大,人們對相關產品的預期極高,背后隱藏著巨大的產業化商機。我們應抓住機遇,大力發展智能性與自主性、環境感知與路徑規劃、導航定位與控制、人機交互和多機協調與合作等核心技術,搶占先機。
在推動技術發展的同時,要注重政府引導作用,通過制度創新形成良好的發展環境。與機器人發展水平最高的日、美、德三國相比,我國機器人在技術和產業發展上均存在差距。技術差距的內在原因是制度、政策、環境和人才,產業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水平低、缺乏統一的頂層設計與規劃以及企業相關人才嚴重不足。因此,國家應有長期的政策和規劃作保證,從戰略上完善頂層設計,加強政策引導,以行業需求引領機器人技術發展,避免分散封閉、簡單重復、小而全且經費導向碎片化等傾向。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注重新技術研發,抓住新市場機遇”是提升我國經濟活力的重要抓手之一。相信隨著相關制度的完善、投入的持續增加,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必將在世界機器人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關熱詞搜索:機器人 先進制造業 智能制造

- ·機器人的革命性突破何時來臨?2015-08-06
- ·日本《機器人新戰略》教會了我們什么?2015-08-06
- ·讓梅西“沒戲”?機器人超越梅西還要多久2015-08-06
- ·比單身狗手速還快?新型機器人十秒做出一碗面2015-08-06
- ·機器人究竟是天使還是惡魔?2015-08-07
評論排行
- ·李克強:中國要追趕工業4...(6)
- ·朱森第:融合發展——邁...(5)
- ·AM先進制造業·高端沙龍(4)
- ·石墨烯,推動下一代節能...(3)
- ·工經聯會長李毅中:“互...(3)
- ·工業機器人將突破智能模塊(2)
- ·群雄逐鹿,誰主“云計算...(2)
- ·AM·高端沙龍第一期:企...(2)
- ·“懶夫人”聚醚醚酮,醫...(1)
- · 訪清華大學教授、中國...(1)
- ·北斗產業步入良性發展軌...(1)
- ·聚焦“互聯網+制造業”高...(1)
- ·智慧光伏云:云計算+大數...(1)
- ·5G助跑“互聯網+”? ...(1)
- ·機器人將進軍國際航空制...(1)
- ·防患于未然:企業安全最...(1)
- ·互聯網+房地產,賣房、上...(1)
- ·9大互聯網企業聯姻新能源...(1)
- ·海工裝備的“深?!背雎?/a>(1)
- ·朱森第:“智”造強國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