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機器人集團是誰?為何會有這樣的能量?
2017-03-29 來源:南方日報 評論:0
在今年中山的“3·28”招商洽談會上,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華南總部成為最熱焦點之一,引發企業界廣泛關注。哈工大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杰才介紹,即將落戶于翠亨新區馬鞍島的HRG(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將在中山建設該集團華南總部、中美創新中心以及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三大板塊。
業內人士認為,該平臺落戶將直接改寫珠三角制造版圖,推動中山進入機器人第一梯隊的步伐。
哈工機器人集團是誰?為何會有這樣的能量?
記者查詢獲悉,哈爾濱工業大學是國內最知名的工科院校之一,也是國內最早從事機器人技術研究的單位之一。中國第一臺點焊機器人、第一臺弧焊機器人、第一臺爬壁機器人,以及第一臺月球車,均誕生于此。國內大多數機器人科研機構和企業,都有出自哈工大的骨干。因此,哈工大在機器人制造領域素有“黃埔軍校”之稱。
本次將落戶中山翠亨新區的HRG(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則是哈工大與黑龍江省政府、哈爾濱市政府共同組建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包括機器人零部件、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自動化裝備等多個領域,擁有專利270余項,是國內機器人和智能裝備領軍企業之一。
成立僅兩年,哈工大已在多種機器人核心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減速器。控制器、伺服電機和減速器,被稱為機器人“核心三大件”,長期以來被國外“四大家族”(即瑞士ABB、德國KUKA、日本的發那科和安川電機)壟斷。
經過持續不斷地科研攻關,由哈工大集團終于攻克了這一技術難關,研發出國內首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減速器。同時,這項成果還實現了對國際先進水平的超越:尺寸縮小、結構簡化,攻克了RV減速機不可小型化的難題。據媒體報道,這款減速機即將于近日投產。一旦實現量產,國產工業機器人的整體成本將大幅降低。
獨木難成林,一花獨放不是春。除了HRG華南總部落戶馬鞍島之外,一個來自深圳、名為坎德拉科技的機器人公司也將把總部遷到中山東區。
據了解,坎德拉科技是由前海置富金融控股集團投資控股的專業科技公司。雖然成立時間不到一年,但坎德拉科技的核心研發團隊多達160人,2016年其研發投入超過2000萬元。
更重要的是,坎德拉核心團隊也擁有一項重要的機器人核心技術:飛輪儲能電池。一旦這種不同于常規的能源得以突破,一種可以自主移動的智能服務型機器人就將問世,這將帶給機器人產業無窮的想象力。
還有一個更好的消息:3月22日,坎德拉科技已與哈工大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與中山市政府一起籌建粵港澳智能裝備產業技術研究院、粵港澳智能裝備產業引導基金和院士專家工作站,充分借助哈工大人才及學科優勢,促進科技合作及成果孵化。
中山一直在布局風口
資料顯示,中國已經連續3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201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達6.8萬臺,約占全球銷量的1/4。
作為裝備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機器人一直是中山人的“真愛”。
2016年8月,中山發布的《中山市智能制造2025規劃(2016—2025年)》提出,到2018年,全市50%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新一輪技術改造;建成產值超億元的機器人制造企業及集成企業20家左右。到2025年,成為全國智能制造引領區,智能設計產業形成中山區域品牌。
從這時開始,中山就開啟了尋找機器人“種子企業”之路,這與正在尋找產業化基地的哈工大不謀而合。
當年9月29日,在佛山舉行的珠西裝洽會上,哈工大副校長韓杰才代表HRG與中山簽下了關于“高端無人裝備產業化”項目的框架協議。該項目總投資80億元,擬在翠亨新區打造一個全國領先、國際一流的機器人與高端無人智能裝備產業基地,力爭五年內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和規模。在哈工大之外,中山也未停下尋找“黑馬”的步伐。
2017年1月,中山市委書記陳如桂率團考察了坎德拉科技創新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優必選科技有限公司、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的機器人企業。經過兩個月的努力,中山成功把坎德拉和比亞迪“收入囊中”。
“看了深圳的創新驅動發展成效,感到振奮人心、受益匪淺。與深圳相比,中山在創新發展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將見賢思齊,努力迎頭趕上。”毫無疑問,這次深圳之行讓中山代表團產生了“見賢思齊”的決心。
“我們將按照既定的項目計劃,狠抓落實,盡早拿出飛輪儲能電池和球形機器人的工程樣機,盡快實現產業化和項目落戶中山。”深圳前海置富金融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馬少福介紹,預計在2017年該公司將完成242項機器人專利的申請。
韓杰才則表示,HRG將通過核心技術,帶領中山的機器人產業向上游進攻,把中山變成國內核心的機器人研發制造基地。
論產業基礎,無論珠江東岸的深圳還是珠江西岸的廣州都明顯優于中山,哈工大為何會選擇中山?
“之所以選在中山,是因為中山定位于智能制造基地,對技術和人才很渴求,市委、市政府支持力度很大。”韓杰才說,這種對初創型科技企業的支持力度,是特大城市所不具備的。
中山模式VS東莞模式
在珠三角,一提到機器人,人們就會很自然想到東莞與佛山。
自2010年開始,東莞松山湖區就引進了以大疆創新創始人李澤湘為代表的“運動控制與先進裝備技術國際創新團隊”,為當地機器人產業“打下第一根樁基”。
2014年11月全力打造“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以來,機器人企業就迅速在松山湖聚集。到今年3月,松山湖已有150多家機器人制造企業,全年產值達30億元。從芯片到運動控制技術,再到智能感知技術,這里已基本形成了金字塔式的智能梯隊。
佛山是中山機器人需要奮力翻越追趕的另一個高峰。今年1月,美的集團成功收購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庫卡集團,其過程波譎云詭,其結果也讓人倍覺振奮。
就在3月6日,南海區也發布了扶持機器人產業和推進村級工業園改造等新政策,計劃分別在3年內安排逾2億元全鏈扶持機器人產業。
在這一場跨地域的競爭中,中山其實已是后來者,注定不能再用傳統的“套路”追趕。
相關熱詞搜索:先進制造 機器人 能量 集團

- ·中國機器人日益崛起 機器人市場競爭新格局2016-03-21
- ·未來智能物流——機器人和智能系統或成好拍檔2016-03-23
- ·中國工業機器人空間有多大?2016-03-25
- ·2018年中國機器人安裝量將超世界總量三分之一2016-03-28
- ·家具企業使用機器人代替人真的可行嗎?2016-03-30
評論排行
- ·李克強:中國要追趕工業4...(6)
- ·朱森第:融合發展——邁...(5)
- ·AM先進制造業·高端沙龍(4)
- ·石墨烯,推動下一代節能...(3)
- ·工經聯會長李毅中:“互...(3)
- ·工業機器人將突破智能模塊(2)
- ·群雄逐鹿,誰主“云計算...(2)
- ·AM·高端沙龍第一期:企...(2)
- ·“懶夫人”聚醚醚酮,醫...(1)
- · 訪清華大學教授、中國...(1)
- ·北斗產業步入良性發展軌...(1)
- ·聚焦“互聯網+制造業”高...(1)
- ·智慧光伏云:云計算+大數...(1)
- ·5G助跑“互聯網+”? ...(1)
- ·機器人將進軍國際航空制...(1)
- ·防患于未然:企業安全最...(1)
- ·互聯網+房地產,賣房、上...(1)
- ·9大互聯網企業聯姻新能源...(1)
- ·海工裝備的“深海”出路(1)
- ·朱森第:“智”造強國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