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借機器人技術回歸本土,中國會面臨壓力嗎?
2017-01-20 來源:鳳凰網外言社 評論:0
自動化的生產車間
通過采用先進技術和把生產撤回本土,跨國公司降低了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這一趨勢使得包括中國在內依靠代工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面臨壓力。
創新工廠
優衣庫母公司日本迅銷與縫紉機廠商島精機制作所(以下簡稱“島精機”)合作,去年秋季在日本歌山縣創辦了“創新工廠”。目前,這家合資公司在先進的生產線上生產沒有接縫的毛衫和女裝。
迅銷董事長兼總裁柳井正(Tadashi Yanai)說,島精機“擁有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技術”。 柳井正稱與島精機合作的目的是采用創新性的生產技術。
柳井正還感受到了緊迫感。他說,如果不改變,“整個產業將不復存在”。低工資國家的外包制造系統——過去推動了迅銷的增長,正在被摧毀,原因是勞動力和其他成本在不斷上升。波士頓咨詢集團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制造業成本指數是95,距離美國的100僅一步之遙。
與島精機合作,迅銷旨在改進其制造技術,提高產品價值,以消化不斷上漲的勞動力成本。
速度工廠
部分跨國公司在把制造任務撤回本土。德國體育服裝公司阿迪達斯在考慮一種不受勞動力成本影響的生產框架,它在德國南部一個小鎮建立了“速度工廠”,24年來首次在德國生產鞋。
“速度工廠”不大量雇傭員工,而是充分利用“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其中包括工業機器人和物聯網。
時任阿迪達斯首席執行官赫爾伯特·海納(Herbert Hainer)表示,把產品從亞洲運輸到歐洲需要6周時間,這會使公司錯失商機。這樣的想法促使阿迪達斯重新在德國生產產品。
阿迪達斯將利用機器人生產小批量產品,迅速推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這一工廠將通過物聯網技術與零售店直接相連,根據庫存調整生產,把浪費降低到最低限度。阿迪達斯將很快在美國建設一座機器人工廠,在日本建設工廠的計劃也已提上議事日程。
這些創新對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構成了威脅。中國企業在瘋狂地“以金錢換取時間”。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約為6.7萬臺,占到全球市場的30%。自2013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
重新考慮制造業務的并非只有跨國公司。去年6月,美的收購了東芝白色家電業務相當大部分股票。美的副總裁安迪·顧(Andy Gu)表示,公司在評估以中國人為中心的運營方式。
借助低成本制造產品,美的成為一家全球性家電巨頭。美的已接近完成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公司庫卡的交易,此舉與其以產品為中心的策略相契合。(編譯/霜葉)
相關熱詞搜索:跨國公司 機器人 先進制造業 智能制造

- ·機器人的革命性突破何時來臨?2015-08-06
- ·日本《機器人新戰略》教會了我們什么?2015-08-06
- ·讓梅西“沒戲”?機器人超越梅西還要多久2015-08-06
- ·比單身狗手速還快?新型機器人十秒做出一碗面2015-08-06
- ·機器人究竟是天使還是惡魔?2015-08-07
評論排行
- ·李克強:中國要追趕工業4...(6)
- ·朱森第:融合發展——邁...(5)
- ·AM先進制造業·高端沙龍(4)
- ·石墨烯,推動下一代節能...(3)
- ·工經聯會長李毅中:“互...(3)
- ·工業機器人將突破智能模塊(2)
- ·群雄逐鹿,誰主“云計算...(2)
- ·AM·高端沙龍第一期:企...(2)
- ·“懶夫人”聚醚醚酮,醫...(1)
- · 訪清華大學教授、中國...(1)
- ·北斗產業步入良性發展軌...(1)
- ·聚焦“互聯網+制造業”高...(1)
- ·智慧光伏云:云計算+大數...(1)
- ·5G助跑“互聯網+”? ...(1)
- ·機器人將進軍國際航空制...(1)
- ·防患于未然:企業安全最...(1)
- ·互聯網+房地產,賣房、上...(1)
- ·9大互聯網企業聯姻新能源...(1)
- ·海工裝備的“深海”出路(1)
- ·朱森第:“智”造強國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