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也能“自我繁衍”了?
2015-08-24 來源:本站記者 評論:0我們傳統思想中的機器人只是一堆鋼架骨架組合,冰冷沒有血肉,更別提能夠像人類一樣有情感了。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與創新及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機器人已經完全超出我們的思維,有些機器人甚至正慢慢具有自我復制能力。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計算機科學家已經使用進化訓練模擬機器人大腦的計算機程序——神經網絡,這一行動已經賦予了機器人進行“自我繁衍”的能力。
近日,劍橋大學的實驗室里誕生了這樣一臺會“生孩子”的機器人:“母體”是一只機械手臂,“嬰兒”則是一個個3D打印的藍色小立方塊,每個方塊內都有一個獨立的電動馬達。
這臺機器人是怎么繁殖后代的呢?首先,母體機器人會自己抓取立方塊,搭建出可以移動的小機器人;然后,母體會對自己的“孩子”測試,用攝像頭記錄它們的運行狀況,收集到數據后對它們做出評估。評判完成以后,母體機器人據此優化并生產下一部小機器人,也會淘汰上一代。在這樣的自我學習中,機械手臂實現了類似自然世界里“優勝劣汰”的進化原則。最后,實驗組的研究人員讓機器人媽媽“生產”了10代小機器人,共100個,實驗重復了5次,也就是說機器人一共生產了500個“孩子”。
自我復制機器的想法可以追溯到瑞典皇后對法國哲學家和數學家笛卡爾的評論,但到19世紀,塞繆爾·巴特勒對自我復制機器進行了更加認真的研究。到了20世界40年代,機器人自我繁衍已經不再稀奇。現代計算機創始人之一約翰·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就提出了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的概念。他認為,機器人自我繁衍的條件,應該同時具有必須能夠構建某一個元素,并且用這些元素組裝和自己一樣的下一代和能夠把對自身的描述傳遞給下一代的兩個基本功能。
但是根據馮·諾伊曼的理論,劍橋大學這臺機器人所做的事情根本不能夠稱得上“自我繁衍”,因為它并沒有主動生產原材料,也沒有把自己的描述傳遞給下一代。同時這些小機器人不會長大,“迭代”也就無法實現。
由此看來,機器人要實現“自我繁衍”還是有很長的路的走。不過,如果真的有一天機器人可以像人類一樣傳宗接代了,到時會不會出現電影里機器人追趕人類的危機。機器人能夠“自我繁衍”,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還是值得人類深思的。
相關熱詞搜索:機器人自我復制
評論排行
- ·李克強:中國要追趕工業4...(6)
- ·朱森第:融合發展——邁...(5)
- ·AM先進制造業·高端沙龍(4)
- ·石墨烯,推動下一代節能...(3)
- ·工經聯會長李毅中:“互...(3)
- ·工業機器人將突破智能模塊(2)
- ·群雄逐鹿,誰主“云計算...(2)
- ·AM·高端沙龍第一期:企...(2)
- ·“懶夫人”聚醚醚酮,醫...(1)
- · 訪清華大學教授、中國...(1)
- ·北斗產業步入良性發展軌...(1)
- ·聚焦“互聯網+制造業”高...(1)
- ·智慧光伏云:云計算+大數...(1)
- ·5G助跑“互聯網+”? ...(1)
- ·機器人將進軍國際航空制...(1)
- ·防患于未然:企業安全最...(1)
- ·互聯網+房地產,賣房、上...(1)
- ·9大互聯網企業聯姻新能源...(1)
- ·海工裝備的“深海”出路(1)
- ·朱森第:“智”造強國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