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求導向打通創新 機器人引領制造業變革
2016-11-04 來源:機經網 評論:0導讀: 在日前舉行的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主論壇上,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指出,現在機器人正在改變我們的生產方式,帶來制造業的變革,同時機器人也在改變人類其他領域的變革,包括健康、國防、醫療和其他領域,今天新一代機器人幾乎遍布人類的各個領域。
OFweek機器人網訊:“世界發達國家都已將機器人作為未來的國家戰略。發展趨勢已經很明顯,未來無論是新工業革命、勞動力成本還是技術進步,一直到用戶的定制,這些都要求我們有一個新制造模式的挑戰和變革。”
在日前舉行的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主論壇上,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指出,現在機器人正在改變我們的生產方式,帶來制造業的變革,同時機器人也在改變人類其他領域的變革,包括健康、國防、醫療和其他領域,今天新一代機器人幾乎遍布人類的各個領域。
推進關鍵標志性產品率先突破
曲道奎指出,中國制定了機器人產業發展未來五年規劃,實際上明確了發展的目標和路線圖。一方面,要完善整個機器人的產業體系,不單是機器人的研發。另一方面,更多的是要加強產業體系的建設,最終目的是在國際上實現機器人的整機、零部件和應用整個產業鏈的全面提升和突破,提高中國裝備制造產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2015年又一次實現30%的增長速度。未來15年,中國依然將會保持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的地位和最快的發展速度。
曲道奎指出,未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主要任務是推進重大標志性產品率先突破。機器人里面的種類非常多,但是這里有些關鍵性、標志性的產品,這個產品里面要率先突破,取得一個很大的進展。發展中還要強化創新能力,因為機器人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技術創新、技術驅動永遠是在機器人這個行業里面的重要路徑。只有通過重大標志性產品率先突破,才能帶動整個機器人產業水平的提升和發展。
培育國際級龍頭企業形成核心力量
曲道奎指出,要培育國際級的龍頭企業,未來無論是《中國制造2025》還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數量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更關鍵的是在于我國缺少國際上引導性或者標志性的龍頭企業,這是機器人、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的核心力量。
近年來,服務機器人發展勢頭迅猛,許多服務機器人產品正大量進入人們的生活之中。在此次大會上,沈陽新松推出了“新松-英特爾‘松果’系列服務機器人”,這也是該企業基于對大的產業發展格局判斷而作出的又一市場突破之舉。目前沈陽新松的“SUNbot”服務機器人家族規劃了進入人類生活方方面面的多個系列的機器人產品,除公共服務機器人“松果”系列之外,還有醫療機器人“松康”系列,陪護型機器人“松友”系列,教育機器人“松寶”系列等等。
曲道奎指出,在未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下,我國將會促進服務型機器人向更廣闊的領域發展。這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而中國在這個領域發展的時間與世界幾乎是同步的。
未來,新的機器人還有人機協作,也包括了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未來的五年規劃當中,中國要從這個方面給出清晰的發展路線。當前,國內很多經濟領域都需要重載機器人,將來的負載能力要達到40噸,所以也是未來移動領域大的拓展,這也被市場視為專業服務機器人未來大的發展方向。
曲道奎指出,當前中國機器人產業已經作了一些重大的布局和調整,新的布局已不像過去做大的研發計劃和生產應用,而是從一個體系和平臺再全面推進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通過近幾年的競爭和發展,中國已經形成了五大自然機器人的區域布局,包括東北區域、京津冀、華北、華東、華南以及西南,現在已經相對形成了一定的區域優勢和區位優勢,所以這種發展勢頭不可小視。
以制造業需求導向打通創新
目前,國家在機器人創新方面重點布局,建立了國家機器人的創新中心,這也是《中國制造2025》主要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創新目標包括機器人的跨國合作平臺,還有整個資源的整合推廣服務等等,要把創新打通而不是簡單的一個研發過程。主要規劃從第一階段到第三階段做了長遠的布局,主要是以制造業作為市場的需求導向,就是面向市場,不像過去的創新中心更多的是技術驅動,這個是技術和市場雙重驅動,真正形成創新的打通,要給整個行業提供大的支撐和輻射。
最后,曲道奎指出,現在中國的機器人產業正處在一個新舊轉換大的轉折點上面,傳統的機器人現在已經走到了終點,新的機器人正在開始起步,老的機器人的標準幾乎應該淘汰,但新的機器人的標準和服務還沒有建立,所以說標準很可能成為中國未來機器人競爭的一個非常有力的工具、措施和方法。
目前國家成立了機器人標準化的研發組,目的也是希望借助這個機會,面向中國巨大的機器人市場和未來產業的發展,實現標準上的先行。它的任務是整個產業的保護、促進,率先推動產業和技術的發展,通過幾個方面加強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根據相關部門政策安排,我國即將發布中國機器人標準化白皮書和整個體系。同時,今年有望對40到50項機器人的標準進行篩選和評估,包括老的機器人向新的轉化的標準,也包括新一代新型機器人的標準。國家總體思路就是在標準方面成為一個真正的先行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資本向機器人產業聚集,國內相繼涌現出數千家相關企業,許多城市建立機器人產業園,機器人行業從業人數大規模增長。百度、科大訊飛等企業的超級人工智能平臺開始向谷歌、臉譜等跨國大公司看齊。
人機交互協作將占領全球90%機器人市場
日前,在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湖南瑞森可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攜手美國RethinkRobotics,中美雙方共同宣布合作全面升級。展會上,Rethink Robotics旗下的兩款智能協作機器人Baxter、Sawyer,模擬展示了其在3C電子、白色家電、包裝、儀器儀表等輕工業領域的出色應用。同時,由瑞森可公司中國技術團隊自主研發的智能移動機器人(AGV),機器人自主末端快換等技術也首度亮相。此次兩家公司全面合作升級,旨在全面推進智能協作機器人在全球,特別是中國制造業領域的應用與發展。
有望引領第二次機器革命
作為機器人應用領域的又一突破,人機交互式機器人正在形成市場藍海。市場人士預測,人機交互式機器人市場將在未來兩年實現爆發增長。目前,瑞森可機器人在工業應用領域已搶占先機,未來還將進一步深耕人工智能,實現在高端服務機器人的技術突破。國內外許多知名媒體曾預言,瑞森可機器人所倡導的人機交互、人機協作的人工智能理念必將引領第二次機器革命,瑞森可智能機器人將占領全球90%的機器人市場。Rethink Robotics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cott Eckert表示:“我們的機器人在中國的需求超過了我們的預期,中國客戶快速地意識到高性價比、靈活的機器人在靈活性和效率上的優勢。瑞森可公司在過去的一年里一直是世界級的合作伙伴,此次全面合作升級將更加成功高效地推進Sawyer和Baxter智能協作機器人在全球的應用及部署。”
助力中國制造高端發展
據了解,采用Rethink智能協作機器人的作業現場,無需安全護欄,人機一起工作、不用隔離機器人。這一技術源自美國麻省理工專利發明的彈性機構,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一旦碰到人,機器就會立刻停下來。而拖拽式的手把手教學,不需要專業的機器人工程師,普通人像拉著小孩子的手一樣做一次,就可以完成一次訓練,機器人立即學會。
另外,Rethink智能協作機器人采用7自由度控制技術,能適應更狹小、復雜的空間環境。手臂靈活,能滿足多種操作環境工況使用。快速切換,重新部署,方便、快捷獨有的地標技術可以記錄多達20種工位,通過掃描定位的地標,自動找到該工位任務信息,自動修正位置誤差,不需要重新校準位置即可工作,方便快捷。另外,機器人的組裝也非常方便,從拆包到完成組裝,只需一到兩個小時。大部分生產場合可以做到即插即調即用,非常完美地滿足中小企業智能柔性生產制造的轉型需求。
瑞森可公司董事長楊新明博士表示,“Rethink Robotics的Sawyer和Baxter智能協作機器人在中國的需求正在急速上升,因為制造商需要高性價比、靈活的自動化方案來推動智能制造計劃。Rethink智能協作機器人能快速適應工廠環境變化,能像人類一樣工作,給工廠車間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這能有效解決中國人力成本激增,部署周期與投資回報周期長等問題,助力中國制造業企業快速實現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目標。”
深耕人工智能搶占全球市場
“我們已成功將Rethink智能協作機器人應用在我國工業制造領域的領軍企業,比如家電巨頭海爾,儀器儀表制造業的威勝集團等;另外,Baxter研究版的機器人也已成功進入中國高校,通過我們對操作平臺的改進將為中國高校提供更多的科研、試驗等解決方案,為我國培養尖端的機器人專業人才。”瑞森可公司執行董事曾海軍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Re鄄think智能協作機器人在中國市場的推進充滿信心。
曾海軍在描述企業未來愿景時表示,瑞森可公司不僅將繼續推進工業機器人領域的發展與應用,也將逐步布局服務機器人的高端應用領域。未來,瑞森可公司將全面深耕人工智能領域,引領人機協作新時代。同時,企業將助力國家布局高端機器人產業,搶占第四次工業革命先機,為中國智能制造保駕護航。

- ·機器人的革命性突破何時來臨?2015-08-06
- ·日本《機器人新戰略》教會了我們什么?2015-08-06
- ·讓梅西“沒戲”?機器人超越梅西還要多久2015-08-06
- ·比單身狗手速還快?新型機器人十秒做出一碗面2015-08-06
- ·機器人究竟是天使還是惡魔?2015-08-07
評論排行
- ·李克強:中國要追趕工業4...(6)
- ·朱森第:融合發展——邁...(5)
- ·AM先進制造業·高端沙龍(4)
- ·石墨烯,推動下一代節能...(3)
- ·工經聯會長李毅中:“互...(3)
- ·工業機器人將突破智能模塊(2)
- ·群雄逐鹿,誰主“云計算...(2)
- ·AM·高端沙龍第一期:企...(2)
- ·“懶夫人”聚醚醚酮,醫...(1)
- · 訪清華大學教授、中國...(1)
- ·北斗產業步入良性發展軌...(1)
- ·聚焦“互聯網+制造業”高...(1)
- ·智慧光伏云:云計算+大數...(1)
- ·5G助跑“互聯網+”? ...(1)
- ·機器人將進軍國際航空制...(1)
- ·防患于未然:企業安全最...(1)
- ·互聯網+房地產,賣房、上...(1)
- ·9大互聯網企業聯姻新能源...(1)
- ·海工裝備的“深海”出路(1)
- ·朱森第:“智”造強國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