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0%股權的輪轂電機將實現量產
2016-11-28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中國工業報 趙三明 評論:0摘要:11月21日,天津天海同步集團旗下的湖北泰特機電有限公司100%收購歐洲最大的新能源汽車輪轂電機生產商———荷蘭e-TractionEuropeB V公司并
11月21日,天津天海同步集團旗下的湖北泰特機電有限公司100%收購歐洲最大的新能源汽車輪轂電機生產商———荷蘭e-TractionEuropeB.V公司并購案新聞發布儀式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
輪轂電機技術被認為是新能源汽車的顛覆性技術,吸引了一批零部件生產企業紛紛巨資投入該領域。早在20世紀90年代,國外汽車強國就開始了輪轂電機的應用開發、整車試驗,積累了一定的應用經驗,形成了深厚的技術儲備,已具備中小批量產業化生產的條件。可是,國內在中、高功率版本的輪轂電機技術上面幾乎還處于空白階段,因此加快引進、研發、生產先進輪轂電機,對于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極為迫切。
輪轂電機技術緣何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與會的國家乘用車自動變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徐向陽介紹,輪轂電機技術創造性地將動力、傳動和制動裝置整合到輪轂內,變中央式驅動為分布式驅動,省掉了變速器、傳動軸、差速器等傳動部件,實現了新能源汽車發動機、變速機的一體化,既可減少80%的傳動部件、減輕30%的自身重量,又可極大地提高電池能效,延長續航里程,具有高效、節能、輕量化、小型化等諸多優點,堪稱純電動汽車的終極解決方案。
正是看到了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對輪轂電機技術的巨大需求空間,泰特機電全力以赴,借助海外成熟的技術力量謀求國內本土化生產。在完成對e-Traction公司的并購后,泰特機電將具備輪轂電機的核心技術優勢,并將首先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進行推廣應用。對此,本次收購案的主角天津天海同步集團董事長呂超表示,輪轂電機技術和應用通過顛覆式創新改變了傳統汽車的傳動系統,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頗具前瞻性,是未來新能源汽車驅動技術的主流發展趨勢,其產業化發展前景巨大。
總部位于荷蘭阿陪爾頓的e-Traction公司成立于1981年,在電動動力傳動系統領域擁有超過30年的豐富經驗,輪轂動力傳動系統的開發始于上世紀90年代末期。介紹引進并參與了此次收購項目的美中汽車交流協會主席、全球汽車精英組織主席汪大總介紹,截至目前e-Traction公司所擁有的發明專利高達200多項,其產品已在歐洲8個國家的大巴、公交車上應用,裝配其產品的車輛已經在路上跑了8年,他們的技術也已開發到了第三代,在輪轂電機領域具有領軍優勢。
相關人士預測,到2025年,如果電動汽車能夠實現600萬輛的產量,假如其中有一部分采用輪轂電機的話,其市場潛力就將不可估量。在回答中國工業報記者提問時,呂超對旗下子公司泰特機電提出預期目標,即一期目標到2018年實現2萬套產量,2020年實現20億元銷售收入和2億元利潤,未來目標是要成為全球最大的輪轂電機供應商。
相關熱詞搜索:輪轂電機 先進制造業 智能制造
輪轂電機技術被認為是新能源汽車的顛覆性技術,吸引了一批零部件生產企業紛紛巨資投入該領域。早在20世紀90年代,國外汽車強國就開始了輪轂電機的應用開發、整車試驗,積累了一定的應用經驗,形成了深厚的技術儲備,已具備中小批量產業化生產的條件。可是,國內在中、高功率版本的輪轂電機技術上面幾乎還處于空白階段,因此加快引進、研發、生產先進輪轂電機,對于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極為迫切。
輪轂電機技術緣何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與會的國家乘用車自動變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徐向陽介紹,輪轂電機技術創造性地將動力、傳動和制動裝置整合到輪轂內,變中央式驅動為分布式驅動,省掉了變速器、傳動軸、差速器等傳動部件,實現了新能源汽車發動機、變速機的一體化,既可減少80%的傳動部件、減輕30%的自身重量,又可極大地提高電池能效,延長續航里程,具有高效、節能、輕量化、小型化等諸多優點,堪稱純電動汽車的終極解決方案。
正是看到了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對輪轂電機技術的巨大需求空間,泰特機電全力以赴,借助海外成熟的技術力量謀求國內本土化生產。在完成對e-Traction公司的并購后,泰特機電將具備輪轂電機的核心技術優勢,并將首先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進行推廣應用。對此,本次收購案的主角天津天海同步集團董事長呂超表示,輪轂電機技術和應用通過顛覆式創新改變了傳統汽車的傳動系統,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頗具前瞻性,是未來新能源汽車驅動技術的主流發展趨勢,其產業化發展前景巨大。
總部位于荷蘭阿陪爾頓的e-Traction公司成立于1981年,在電動動力傳動系統領域擁有超過30年的豐富經驗,輪轂動力傳動系統的開發始于上世紀90年代末期。介紹引進并參與了此次收購項目的美中汽車交流協會主席、全球汽車精英組織主席汪大總介紹,截至目前e-Traction公司所擁有的發明專利高達200多項,其產品已在歐洲8個國家的大巴、公交車上應用,裝配其產品的車輛已經在路上跑了8年,他們的技術也已開發到了第三代,在輪轂電機領域具有領軍優勢。
相關人士預測,到2025年,如果電動汽車能夠實現600萬輛的產量,假如其中有一部分采用輪轂電機的話,其市場潛力就將不可估量。在回答中國工業報記者提問時,呂超對旗下子公司泰特機電提出預期目標,即一期目標到2018年實現2萬套產量,2020年實現20億元銷售收入和2億元利潤,未來目標是要成為全球最大的輪轂電機供應商。
相關熱詞搜索:輪轂電機 先進制造業 智能制造

相關文章
- ·蘋果新品發布引熱議 關注智造就來AMC2016-03-22
- ·2016上半年機床消費額僅129億美元,五年下滑趨勢或將結束2016-10-09
- ·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有哪些意義?2016-11-28
- ·1-10月山西出口增速全國第一 手機出口占比過半2016-11-29
- ·2016傳感器年終盤點:新一輪智造盛宴開啟 實力與偶像派齊聚2016-12-07
評論排行
- ·李克強:中國要追趕工業4...(6)
- ·朱森第:融合發展——邁...(5)
- ·AM先進制造業·高端沙龍(4)
- ·石墨烯,推動下一代節能...(3)
- ·工經聯會長李毅中:“互...(3)
- ·工業機器人將突破智能模塊(2)
- ·群雄逐鹿,誰主“云計算...(2)
- ·AM·高端沙龍第一期:企...(2)
- ·“懶夫人”聚醚醚酮,醫...(1)
- · 訪清華大學教授、中國...(1)
- ·北斗產業步入良性發展軌...(1)
- ·聚焦“互聯網+制造業”高...(1)
- ·智慧光伏云:云計算+大數...(1)
- ·5G助跑“互聯網+”? ...(1)
- ·機器人將進軍國際航空制...(1)
- ·防患于未然:企業安全最...(1)
- ·互聯網+房地產,賣房、上...(1)
- ·9大互聯網企業聯姻新能源...(1)
- ·海工裝備的“深海”出路(1)
- ·朱森第:“智”造強國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