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訪談|用AR定義通訊未來,亮風臺助力中國“智”造
2018-05-21 來源: 評論:0摘要: 《先進制造業》全媒體在“AMC2018(第六屆)先進制造業大會”期間訪談亮風臺(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MO羅鳴先生,談亮風臺在增強現實領域于市場的一些新進展,
編者按:亮風臺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增強現實(AR)產品與服務提供商,擁有自主研發的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智能交互等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深度整合軟硬件產品,構建平臺級的行業解決方案。亮風臺以“端云一體”為核心理念,在行業內率先推出SAAS模式的企業級AR云服務,并于國內首家發布AR智能眼鏡HiAR Glasses,實現端云雙引擎的無縫連接,助推技術、內容與商業場景的高效整合及循環進化,使AR更深入廣泛地賦能行業、服務生活。目前,公司已服務于互聯網、教育、工業、旅游、營銷等眾多領域,累積合作伙伴數百家,包括BAT、華為、格力、上汽、美圖等知名企業與機構,覆蓋用戶超過10億。

《先進制造業》全媒體在“AMC2018(第六屆)先進制造業大會”期間訪談亮風臺(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MO羅鳴先生,談亮風臺在增強現實領域于市場的一些新進展,以下為訪談內容:
先進制造業:請介紹一下亮風臺最新的增強現實(AR)產品或服務市場表現如何?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亮風臺面向制造業的增強現實(AR)產品或服務有什么主要的競爭優勢?
羅鳴:在CES 2018期間,亮風臺發售了量產版本的AR眼鏡 —— HiAR G100,搭載著AR實時通訊與協作產品HiLeia,不僅獲得了德國紅點獎和iF設計獎雙料大獎,還成功落地于汽車、制造、電子等行業,為企業提供遠程協作、操作指導等服務,合作伙伴包括中國華能、工信部、上汽、一汽等國內外工業企業。在“517電信日”期間,在合作伙伴華為的聯合下,HiAR G100搭載HiLeia在5G網絡下執行AR遠程維修,成為首個運行在5G網絡下運行的AR應用。

在整個AR行業中,亮風臺入行最早,“踩過最多的坑,后來發現AR行業的問題,是個產業鏈的問題”,雖然目前公司已服務于互聯網、教育、工業、旅游、營銷等領域,累積合作伙伴數百家,包括BAT、華為、格力、上汽、美圖等知名企業與機構,覆蓋用戶超過10億,但是多年的經驗告訴亮風臺需要始終“以用戶為中心”打磨產品。從產品來說,亮風臺的產品優勢在于“軟硬結合、端云一體”,產品HiAR G100是行業最早的雙目AR智能眼鏡,同時斬獲德國紅點獎和iF設計獎兩大“設計界奧斯卡”;從技術來說,亮風臺做到了“行業最早、世界領先”,擁有自主研發的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智能交互等人工智能核心技術,不斷地在核心算法上投入并拓展技術的邊界,重視產學研,強大的技術基礎保障了滿足制造業行業產品的極端需求。近期,亮風臺入選胡潤百富“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新星企業百強”與中科院旗下媒體評選的“2017 年度人工智能企業百強”,均是唯一入選的AR企業。
先進制造業:伴隨著增強現實(AR)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亮風臺在產品升級與創新上近年來有哪些改進,以滿足客戶與日俱增的需求?
羅鳴:量產并發售AR眼鏡、推出AR行業解決方案、優化HiAR UI和HiLeia等,都是亮風臺可以看得到的改進。產品的升級與創新與客戶的需求是離不開的,但由于AR行業還是處于相對起步的階段,有時候甚至需要預測需求和創造需求。所以作為一家AR科技公司,一方面在改進AR的硬件載體,從智能手機到AR智能眼鏡;一方面在軟件方面做相應的適配。亮風臺希望通過深耕行業需求,與客戶保持密切的溝通與引導的過程,在滿足需求的同時也不斷完善自身產品與服務。
先進制造業:亮風臺如何用其豐富的軟硬件產品組合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應用體驗?有哪些比較突出的應用案例或者成果值得分享?
羅鳴:亮風臺堅持“軟硬結合,秀外慧中”,致力于泛工業行業的商業落地,用AR定義通訊的未來。為了讓用戶可以與AR更近一步,我們自主研發的AR眼鏡HiARG100在2018年初CES上開始發售,然而這僅僅是硬件方面的一個突破,為了更適用于各種場景,我們為眼鏡深度定制了UI,以及各種不同的軟件。例如為了解決用戶進行遠距離的技術支持或疑難排除的問題,我們打造了通訊與協作軟件HiLeia,可以幫助用戶解放雙手、提高工作效率,HiLeia支持第一視角屏幕共享、多人多終端實時協作、多類型文件傳輸等功能,為了提升遠程溝通的準確性,HiLeia還獨創了一鍵凍屏與瞬時標注技術,具體來說,佩戴AR眼鏡的現場人員,打開HiLeia聯系遠程“專家”,實現第一視角現場情況的共享后,專家可以瞬時固定現場人員視線中的畫面,以AR標注的方式進行指導,即使相隔甚遠,專家也仿佛親臨現場。亮風臺AR云平臺也在HiLeia產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為用戶提供專屬管理后臺之外,還支持快速接入企業現有的辦公與管理系統。

如果說更多的例子,還有與上汽合作“AR汽車說明書”,為汽車行業單獨定制AR算法包,讓AR深入上汽汽車的售前與售后服務環節。“AR說明書”升級現有的汽車說明方式,通過部件識別動態詳解汽車的構造與功能,讓用戶快速上手并輕松獲悉汽車“隱藏”技能,方便學習與處理突發問題,升級現有客戶服務系統。
我們還可以與客戶的產品進行深度融合,例如與格力合作“AR智能空調”,根據房間真實布局,隨心調整風向,做到智能化的“風隨人動”、“風避人吹”。先幫助用戶測量房間的面積,使空調送風情況貼合房間真實情況;通過App獲取房間中桌椅、門、窗等布局信息,則能根據用戶喜好指定送風區域,如電腦桌附近等,最后仿真體驗空調的溫度、風速等。借此,格力表達了越來越人性化的產品理念,以及智能化的產品特性與品牌價值。
類似的案例還有與工信部合作的AR維修、與華能集團合作的AR電機維修指導等,正在工業4.0的各個環節進行滲透。
先進制造業:請問您如何看待增強現實(AR)在中國的發展前景與市場機遇?制造業應該如何更好地應用增強現實(AR)技術呢?
羅鳴:不少行研機構對AR的未來前景表示了樂觀的態度,根據TMR報告稱,2024年VR/AR市場價值達5470億美元;IDC預測2021年AR市場規模達487億美元,頭盔發貨量呈十倍增長……AR被普遍認為具有和智能手機媲美的市場價值,是下一代計算平臺,AR的未來可以參考當下的智能手機市場。類似于《頭號玩家》中描述的那樣,VR、AR硬件取代了智能手機,在VR的虛擬環境中,融合著與人通訊以及取用裝備時候的AR交互界面,AR/VR或許會融合一體,人們可以隨時穿梭于虛擬和現實之間,全息通訊變得稀松平常。揮一揮手就可以支付、在家就可以和同事進行面對面的逼真會議,儀器設備的數據實時在設備表面顯示解放工作雙手等。亮風臺曾在CCTV《未來架構師》節目中暢想過未來的AR科技,那個時候AR就是下一代計算平臺。虛實融合、自然交互、突破屏幕。
在當下,AR雖然還未廣泛走入C端市場,但已經在B端開始展現效益,例如制造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制造業如果想要應用AR,可以考慮下面幾個方向:作業指導、遠程協作、操作培訓、巡檢維護。例如波音公司,在AR的幫助下,裝配飛機機翼的時間減少了35%,零基礎培訓成功率提升了90%。AR可以幫助制造業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培訓與溝通成本。當然,制造業企業如果對AR并不是很了解,但希望嘗試,從銷售服務的角度入手,再慢慢結合到生產線中。
相關熱詞搜索:AR 亮風臺

相關文章
- ·Gartner:2018年十大戰略科技發展趨勢詳解2018-02-09
- ·亮風臺攜手聯通、羅克韋爾,打造國產大飛機的AR智能車間2018-09-30
- ·5G加入!協同打造國產大飛機的AR智能車間2018-10-17
- ·案例分享丨借力AR+AI,江鈴汽車實現發動機智能裝配2018-11-06
- ·免費體驗!工業制造AR數字化解決方案2023-03-23
評論排行
- ·AM先進制造業·高端沙龍(4)
- ·2016(第四屆)先進制造...(0)
- ·洪杰:航空發動機面臨競...(0)
- ·2017(第五屆)先進制造業大會(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