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八屆先進制造業大會已經正式啟動啦,本屆大會以“融合·賦能·轉型”為主題,匯聚全球先進制造業領先企業、權威機構、卓越領袖與前沿專家,共同探討基于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數據及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的實踐應用與最新進展,繼續助力制造業企業進行轉型升級,全力推進中國先進制造業產業間的高端交流、合作對接與高質量發展。
接下來,我們將整理出席歷屆大會的部分演講嘉賓的精彩觀點進行推送。
今天我們來看看柳百成院士關于中國制造業轉型發展的重要觀點。

柳百成: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兼任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
柳百成院士的主要觀點
中國要躋身制造強國,要重視五大工程建設
中國要躋身制造強國,應主攻智能制造工程。這就要求國家要建設一批國家制造創新中心,作為引導性創新平臺,要以機器人、傳感器、數字化設計與制造為智能制造的關鍵共性技術基礎。此外,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是發展智能制造的基礎,要加強工業強基工程研發,為智能制造提供技術支撐。創新體系、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綠色制造、高端裝備等五大工程是相互聯系、協同發展的,在主攻智能制造的同時,我們也不應忽視其余四項工程的建設。
建設智能制造強國,要多做少說靠實干
自主創新絕不是關起門來搞創新,任何一個國家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重要的是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在全球分工體系中掌控關鍵環節和核心技術,增強產品實力和品牌影響力。中國要發展成為智能制造強國,不要吹,要多做少說靠實干,核心的技術和領先的地位不是依靠輿論吹出來的。我希望中國宣傳要低調,更要實事求是。
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是智能制造過程關鍵基礎技術,而建模與仿真是數字化設計與制造的科學基礎,同時要把大型的工業軟件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
制造業大而不強主要表現為缺乏核心和關鍵共性技術
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主要表現為缺乏核心和關鍵共性技術。關鍵基礎零部件和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相應的產業技術基礎這“四基”薄弱,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工業由大變強的關鍵癥結所在,也是制約我國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全球競爭力的瓶頸所在。高端裝備關鍵技術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數控機床配套的高檔數控系統90%%依賴進口,高檔數控機床的精度、穩定性、可靠性有較大差距。高端工業機器人嚴重依賴進口,我們已經是全世界機器人消費大國,從去年的數據看,80%%是進口,20%%我國自己做的機器人絕大部分核心零部件、變速器、減速機采購國外的產品。我們的商用大型航空發動機全部是引進的,重型燃氣輪機制造技術依賴國外。
如何加強“四基”創新能力建設
一是提高認識,加大投入。提高創新能力、突破智能制造,“四基”是技術支撐,要發揚工匠精神,持之以恒。
二是加強“四基”創新能力及平臺建設。提升基礎能力,要發揮政府的重要引導作用。要建設一批獨立、非贏利為目的、能為跨行業或全行業服務的先進、關鍵的競爭前共性基礎材料及工藝(TRL-4到TRL-6)創新研究中心。
三是工業強基要與數字化、信息化技術深度融合。
四是要發揮產學研用積極性,組建聯盟,協同創新建立一些創新中心。
柳百成院士與AMC
2016年5月25日至27日,“2016(第四屆)先進制造業大會”在上海舉行,柳百成院士出席大會并作題為《創新驅動強化基礎—建設制造強國》的主旨報告,分享了制造強國建設的路徑與看法,引發熱烈反響。

2020(第八屆)先進制造業大會
主題:融合 賦能 轉型
時間:2020年9月
地點:中國·上海
報名請聯系:李女士
電話:021-51757718
郵箱:angel@wintimechina.com
相關熱詞搜索:制造業 智能制造 工業強基

相關文章
- ·“工程師紅利”助推中國高端制造業發展2018-01-02
- ·習近平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 中法要這樣發展先進制造業2018-01-10
- ·產品“叫好難叫座” 中國制造業“畫地為牢”亟待破局2018-01-10
- ·關于召開“2018(第六屆)先進制造業大會” 的邀請函2018-01-11
- ·美的方洪波:制造業轉型要遵循商業本質 有3個路徑方向2018-01-15
評論排行
- ·AM先進制造業·高端沙龍(4)
- ·2016(第四屆)先進制造...(0)
- ·洪杰:航空發動機面臨競...(0)
- ·2017(第五屆)先進制造業大會(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