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九如:必須在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
2018-06-15 來源: 評論:0摘要: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在5月28日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動通信、物聯網、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應用,以合成生物學、基因編輯、腦科學、再生醫學等為代表的生命科學領域孕育新的變革,融合機器人、數字化、新材料的先進制造技術正在加速推進制造業向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轉型,以清潔高效可持續為目標的能源技術加速發展將引發全球能源變革,空間和海洋技術正在拓展人類生存發展新疆域。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與此同時,他還語重心長地指出,當前我國的科技創新,必須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力爭實現我國整體科技水平從跟跑向并行、領跑的戰略性轉變,在重要科技領域成為領跑者,在新興前沿交叉領域成為開拓者。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領會其深刻內涵,我們應該看到,當今世界,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這些年來,我國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一些前沿方向開始進入并行、領跑階段:化學、材料、物理等學科躋身世界前列,悟空、墨子、慧眼、碳衛星等系列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貴州“天眼”、上海光源、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等重大科研基礎設施為我國開展世界級科學研究奠定了重要物質技術基礎;超級計算機連續10次蟬聯世界之冠,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要成果,北斗導航進入組網新時代,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深度學習芯片實現商業化應用,超導磁共振等醫療器械實現國產化替代,重大傳染病防控和疫苗研制、重大新藥創制等有力改善民生福祉……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國科技領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我國基礎科學研究短板依然突出,企業對基礎研究重視不夠,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底層基礎技術、基礎工藝能力不足,工業母機、高端芯片、基礎軟硬件、開發平臺、基本算法、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等瓶頸仍然突出,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講過,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只有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才能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由此,在關鍵領域下功夫,在核心技術上求得突破,這是我國科技界同人肩負的光榮使命和應該做出的必然選擇。
聯系到電子信息產業,業界普遍的共識是當前信息技術產業日益成為各國和地區構筑競爭新優勢、搶占競爭新制高點的必爭之地。業界同仁應當凝心聚力,重點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關注構建信息技術領域核心技術體系的思路和路徑,重點圍繞補齊產業核心基礎環節短板,研究集成電路、智能傳感器等具有全局影響力、帶動性強的核心關鍵環節實現創新突破發展的方向和推進路徑;二是關注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新熱點,提前研究,提前部署,力爭掌握新領域發展主動權和主導權;三是關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推進路徑,將電子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結合,積極培育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更好地推動制造強國建設,支撐經濟社會各領域創新發展。
相關熱詞搜索:數字化 電子信息

相關文章
- ·國家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聯盟成立2018-03-30
- ·企業把握“數字中國”的六種方式2018-04-03
- ·優秀的制造企業,一定有一個先進的DT架構2018-06-05
- ·重磅!國家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中心落戶武漢2018-09-05
- ·如何以數字化變革推動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2018-10-24
評論排行
- ·AM先進制造業·高端沙龍(4)
- ·2016(第四屆)先進制造...(0)
- ·洪杰:航空發動機面臨競...(0)
- ·2017(第五屆)先進制造業大會(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