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領域。日前,制造業強省強市已陸續發布2018年工作安排,關于發展先進制造業他們是如何規劃的呢?先進制造業全媒體將陸續推出“2018省/市先進制造業規劃”系列文章,著重分析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山東、四川等制造強省/市在2018年的規劃與該地區產業現狀,請持續關注先進制造業微信號(amdaily)和先進制造業網站(www.fygcmy.com)
相關熱詞搜索:浙江 制造業 浙江制造
“2018省/市先進制造業規劃”系列文章第五期:浙江——“浙江制造”發力, 實體經濟迎來品質革命

2018浙江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制造業部分)
2018年1月25日浙江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長袁家軍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分“2017年和過去五年工作回顧”“今后五年發展的目標任務”“2018年重點工作”,現將制造業部分的內容摘錄如下。
2017和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大力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深入實施“10+1”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行動計劃,積極推進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和小微企業園區建設,啟動實施紹興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試點。制定實施企業減負擔降成本“新35條”,減輕企業負擔和成本1250億元。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新增10萬畝綠色農產品基地。
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切實加強科技創新,研發經費支出預計1260億元,新增發明專利授權量28742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1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8856家。組建之江實驗室,籌建西湖大學,阿里巴巴“城市大腦”入選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平臺。啟動實施企業上市和并購重組“鳳凰行動”計劃,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96家,上市公司實施并購337起,浙商的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統籌推進標準強省、質量強省、品牌強省建設,新增“浙江制造”
定不移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轉型升級取得重大成就。堅定不移打好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累計處置959家“僵尸企業”、淘汰1.3萬家企業的落后產能、整治11.8萬家臟亂差小作坊,杭鋼半山鋼鐵基地實現關停。大力發展實體經濟,舟山民營綠色石化等大項目開工建設,以吉利為代表的企業境外并購拓展了浙商轉型升級新路徑。八大萬億產業加快發展,農業提質增效,世界旅游聯盟總部落戶杭州,互聯網和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發展。“四換三名”、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浙商回歸和“互聯網+”“機器人+”“標準化+”成效明顯,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從4.8∶48.9∶46.3調整為3.9∶43.4∶52.7,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大幅提升。標準129個。大力培育和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三新”經濟增加值預計達到1.25萬億元,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37.1%。
堅定不移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科技創新取得重大成效。統籌推進創新平臺建設、創新主體培育、創新人才集聚。研發經費相當于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從2.05%提高到2.43%,新增授權發明專利10.3萬件,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技術發明一等獎取得歷史性突破。杭州成為全國“互聯網+”科技創新高地,阿里巴巴邁入世界一流企業,網購和移動支付走向全球。高新技術企業從5008家增加到11462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從5574家增加到40440家。實施人才新政,“國千”“省千”人才分別達到672人和1970人,專業技術人員總量達到530萬人。
今后五年發展目標任務
大力發展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新經濟,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全面實施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行動計劃、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行動計劃,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形成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充分發揮人才的關鍵作用、之江實驗室的引領作用、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的平臺作用、高等院校的支撐作用。聚焦數字技術、生物技術等前沿科技實施一批省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大力發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產業和一批重量級未來產業,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浙江行動”,全面實施標準化戰略,統籌推進標準強省、質量強省、品牌強省建設,以工業互聯網、企業上云、智能化改造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制定實施3000個“浙江制造”標準,新增10萬臺工業機器人,建成300個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一批“無人工廠”和“無人車間”,培育一批千億級企業,推動八大萬億產業、軍民融合產業、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一批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高水平建設100個特色小鎮,打造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高端平臺。全面推進市場主體轉型升級,深入實施企業上市和并購重組“鳳凰行動”計劃、“品字標”企業培育計劃、高新技術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倍增計劃,力爭到2022年全省境內外上市公司達到1000家、“品字標”企業達到20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萬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達到6萬家。
2018年重點工作
加大新經濟培育力度。加強科技創新,在人工智能、柔性電子、量子通信、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清潔能源等領域實施一批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切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八大萬億產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6000家,“品字標”企業達到500家。加快推進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啟動新興金融中心建設,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實施投資新政,全面推進省市縣長項目工程,力爭有一大批100億、50億、20億產業大項目好項目落地開工。
加大傳統產業改造力度。新增500個“浙江制造”標準,啟動100個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加快推進“互聯網+”“標準化+”“機器人+”技術改造。實施小微企業質效提升和商品交易市場轉型提升專項行動,新增200個小微企業園區。加大紹興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試點力度。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全面整治畝均稅收1萬元以下的低小散企業,處置200家“僵尸企業”,淘汰1000家企業落后產能,整治10000家臟亂差小作坊小企業。加大實體經濟降成本力度,進一步削減涉企涉民辦事費用,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用水、物流、融資成本,力爭全年為企業減輕負擔1500億元。
“浙江制造”發力, 實體經濟迎來品質革命
提起浙江,你會想到什么?
是西湖的斷橋?
還是紹興的花雕?
或者,是義烏的小商品市場?
和溫州的鞋城?
浙江自古就是“絲綢之府”、“魚米之鄉”,而今更與現代商業相融合,成為了很多人心中能住、能吃、能玩、能賺錢的首選宜居之地,也是很多行業格外青睞的投資之所。
今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關于未來發展實體經濟的承諾,而這些也正是這五年浙江省身體力行在做以及未來幾年堅持推進的事情。
傳統制造業不斷優化
小作坊不見了:
提到浙江制造業,人們腦中難免浮現出過去大小工廠遍地的景象。五年來,浙江一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累計處置“僵尸企業”959家,淘汰企業落后產能1.3萬家,整治臟亂差小作坊11.8萬家。
利潤增長了:
2018年浙江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浙江堅定不移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破舊立新,打好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已有顯著效果。2017年浙江省生產總值(GDP)達到了51768億元,同比增長7.8%,首次突破5億元大關。2017年,浙江十大傳統制造業利潤總額增長了23.2%。而新產品產值比上年增長19.7%,產值率為35.4%。
傳統行業有出路了:
今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提出“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2017年浙江出臺實施《傳統制造業全面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7-2020)》,助力產業優化升級,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的同時,浙江大力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加快“互聯網+”“大數據+”應用、實施“標準化+”行動、培育優質企業、拓展提升產業鏈等任務齊頭并進。
在政府的推動下,浙江慈溪一批家電、化纖、軸承、汽配等傳統產業通過技術革新,變“制造”為“智造”,降成本、提品質,走出產能過剩、電商沖擊的困局,重新煥發生機。2017年,慈溪市工業增加值861.2億元,同比增長12.1%,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571.8億元,同比增長13.2%。
“浙江制造”與品質革命
中國制造,越來越現實出了我們的技術實力,成為了我們綜合國力的重要標簽,而制造業也是浙江經濟的命脈,“浙江制造”同樣期待著熠熠生輝。
為逐步擺脫浙江制造業總體處于產業鏈中低端的現狀,強化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增強質量效益,“品字標浙江制造”品牌打造計劃順勢而生。“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今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如是說。
什么是“品字標浙江制造”?
“品字標”是一流浙貨的專屬標識,也是浙江制造業轉型升級,強化品牌意識與提升產品品質的標識。也就是說,必須是浙江制造中的精英,才能獲得這一殊榮。數據顯示,截止目前,浙江省已有138家企業獲得251張“品字標浙江制造”認證證書,其中國際合作證書38張。

浙江制造,帶來真金白銀
“浙江制造”的意義不僅為企業和產品對標先進的國際標準,還體現在經濟效益上。根據今年的第28屆中國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傳遞出的信息,從2012年到2017年的短短6年間,浙江對“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出口貨值從4144億元人民幣提升至6303億元,年均增幅達8.7%,占該省出口的32.4%。
下一個五年,浙江準備這樣做
未來五年,浙江將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浙江行動”,新增500個“浙江制造”標準,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6000家,新增10萬臺工業機器人、建成300個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一批“無人工廠”和“無人車間”,把互聯網基因和智能化改革注入傳統優勢產業,聚集工業大縣、特色小鎮、產業集聚區等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重點區域,加快打造一批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浙江還要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大力發展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新經濟,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并形成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2017浙江省制造業百強企業
2017浙江省制造業百強企業由浙江省企業聯合會、浙江省企業家協會、浙江省工業經濟聯合會發布。浙江吉利集團有限公司首次跨入2000億元“關卡”,位居全省第一。制造業百強企業門檻較低,由上年的65.48億元下降為59.97億元,下降8.41%。由此可見,制造業企業日子有點難。


相關熱詞搜索:浙江 制造業 浙江制造

相關文章
- ·“工程師紅利”助推中國高端制造業發展2018-01-02
- ·習近平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 中法要這樣發展先進制造業2018-01-10
- ·產品“叫好難叫座” 中國制造業“畫地為牢”亟待破局2018-01-10
- ·關于召開“2018(第六屆)先進制造業大會” 的邀請函2018-01-11
- ·美的方洪波:制造業轉型要遵循商業本質 有3個路徑方向2018-01-15
評論排行
- ·AM先進制造業·高端沙龍(4)
- ·2016(第四屆)先進制造...(0)
- ·洪杰:航空發動機面臨競...(0)
- ·2017(第五屆)先進制造業大會(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