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柳百成
“中國制造2025”強國之基興國之器——訪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柳百成
-
“機器換人”智能改造能否帶動消費電子產業突圍
當前勞動力成本上升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機械智能制造替代人工勞力,成為許多消費電子企業的選擇,而以機器換人為特點的...
-
新一輪轉型進行時,集成電路等電子元器件將脫穎而出
制造業做為我國的支柱產業,整體正面臨著大而不強的現狀。其最主要制約因素便是薄弱的自主創新能力,一些核心技術和關...
-
在制造業升級之前,搭建智能制造系統參考架構的幾點思考
美國建立起了工業互聯網通用參考架構,德國建立工業4 0系統參考架構,我國目前尚未明確提出相關架構,在這一背景下,...
-
中國制造2025“方法論”:機器換人
自中國制造2025規劃推出以來,一直淡出在媒體視野之外的機器人工廠重現在人們的眼前。該規劃中指出,智能制造是實現中...
-
節能所所長顧成奎談如何在中國制造2025契機下打造最美中國
霧霾”、“水污染”等環境問題是國人心中不可言說之痛。而綠色中國的概念正為緩解此種痛點而來,對于制造業來說,拋棄...
-
《中國制造2025》九大“錦囊”助力我國制造業由大變強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
-
中國制造優勢近無 機器人來單騎救主
“中國制造”一直以其價廉物美的特質在制造業占據一席之地,但是,在近日的的一項調研中,“中國制造”的成本甚至接近...
-
中德“合縱連橫” 能實現共贏嗎?
早在20世紀的早期,中德之間就有合作的先例,也是因為中德親密的合作關系使得中國的工業迅速發展,德國有他們的“工業...
-
助力中國制造強國之路,跨國企業如何做?
當前,中國制造業正在經歷由大變強的時期,在此期間,也標志著,制造業新的增長點和需求點在不斷顯現。工業互聯網由美...
-
智能制造是實現“中國制造2025 ”重要推手
日前,在2015智能制造國際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說:“‘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是創新驅動發展,主線是工業化和信息...
-
王安耕:《中國制造2025》政策落地應減少行政色彩
工業企業兩化融合進程,可以大致分為四個階段:起步階段,單項應用階段,綜合集成階段和協同創新階段。據工信部調查數...
-
邁進制造強國,推進人才大發展是關鍵
在制造業亟需轉型、升級之際,《中國制造2025》的刊發引發了各行各業的積極響應。工信部人教司也指出,貫徹落實《中國...
-
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發展現代流通業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旺消費...
-
工業4.0繪前景,中國制造業在追趕
《中國制造2025》提出,至2025年,中國要邁入制造強國之列。同時,德國提出的“工業4 0”為我們描繪了制造強國的范本...
-
“先進制造”講座走進國務院,總理和院士們都講了啥
8月21日下午,于國務院第一會議室里,召開了一場“先進制造”專題講座。而第一會議室平日里是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
-
北侖瞄準“中國制造2025”疾進
在北侖春曉,坐落著吉利汽車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工廠,包括博瑞在內的很多高端產品就出自這里;全省體量最大的冷庫項...
-
中國制造‘腹背受敵" 誰才是最大威脅?
由于人們長時間熱衷于關注高端制造科技,而且國家也一直秉承高科技強國的戰略,所以,我國近多年來的發展,都是以大力...
-
可穿戴產品已加入健身與醫療套餐 “然并卵”
一直以來,健身與醫療都是可穿戴產品擴展消費者版圖無可置疑的重要突破口。隨生活水平提高而隨之飆升的健康意識,直接...
-
工信部:加速推進《中國制造2025》走入正軌
為加快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國務院近日成立了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國務院副總理馬凱任組長。為加強對...
-
“中國制造”將被拋棄?今天就讓你們知道中國制造的實力
中國制造的成本不再低廉?這是現在很多人都在討論的問題,確實,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人才的稀缺和人工成本等因素的逐...
-
Top10系列:全球知名傳感器芯片巨頭大盤點
傳感器的市場近幾年一直持續增長,增長速度超過15%。2012年中國傳感器應用四大領域為工業及汽車電子產品、通信電...
-
互聯網+醫療是噱頭 還是利劍?
作為醫療控費工具,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是伴隨著政策的強力推動。隨著老齡化和慢病的高發,各國政府在醫療費用的開支...
-
溫水煮青蛙?謹防德國工業4.0給中國制造業帶來的“陷阱”
如果把當今世界上哪個國家對“德國工業4 0”熱情最高做個統計,估計答案會讓人大跌眼鏡——中國。
-
剛正面!美國制造強勢PK德國工業4.0
2006年,次貸危機在美國爆發,隨后演變為金融危機和2008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這場危機的結果是,美國金融泡沫破裂...
-
院士論道:智能產業究竟如何智能化?
8月14-15日,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于在上海浦東發起主辦“2015第五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探討和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在互...
-
中國工業基礎能力提升的戰略研究
工業基礎能力主要體現在基礎零部件、基礎制造工藝、基礎材料及技術基礎等四個方面內容,是我國整個工業賴以生存和發展...
-
中國機器人年銷4.5萬臺世界第一:核心部件全進口
中國的機器人產業鏈還沒有形成,即使像新松這樣的公司,它的減速器、電機、軸承等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也都是采用國外的...
-
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將突破國外壟斷 行業奠定堅實基礎
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與成套工藝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核心工程——“40-28納米集成電路制造用300毫米硅片”項目7月2...
-
機械工業穩增長應引起高度關注
中國機械行業的日子有點難。8月6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上半年機械工業實現利潤同比僅增長0 13%...
-
工業強基加持,中國“芯”艱難上路
工信部近日正式啟動2015工業強基專項行動和2015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準備通過10年左右的努力,力爭實現70%的...
-
工信部明確工業轉型升級重點項目 六行業最受益
近日工信部發布2015年工業轉型升級重點項目指南,2015年轉型升級資金重點針對智能制造和“互聯網+”行動支撐保障能力...
-
工信部:每年7億元財政資金投入工業強基工程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副司長李北光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財政每年將投入7億元人民幣用于支持材料、工藝、零部件元...
-
“強基工程”才是“制造2025”首要任務
《中國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和九大戰略任務固然重要,但我們首先應當解決最大的問題,我國的基礎工程太薄弱。因此我們...
-
3年完成工業投資2235億元 引導逾六成規上企業完成技改
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如何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已成為擺在各地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題”。惠州已給出答案。
-
工業和信息化部啟動2015年工業強基專項行動
在2014年專項行動基礎上,2015年將加強工業強基戰略研究,加快研究編制工業“四基”發展目錄,引導未來2-3年要素聚集
-
需求已現 船機企業備戰“中國制造2025”
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作為國務院加快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實現制造業升級的十大領域之一,給一些涉足海工...
-
科學家研發新型生物航空燃油:甘蔗做原料
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一種新的,通過甘蔗原料生產航空燃油的方式,有望大大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
-
航空巨頭公司將開發可重復用太空火箭發射器
歐洲航空巨頭空中客車公司將推出一個新計劃,到2025年實現太空火箭發射器的可重復使用,以把火箭最昂貴的部分——引擎...
-
機器人理財或在5年內成為現實
金融機器人顧問的“入侵”也許已經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