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日成人av,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国产精品第10页,国语对白精品一区二区

先進制造業微信公眾平臺 先進制造業全媒體

董明珠:沒有實體經濟,馬云就是死路一條!

2018-06-25   來源:互聯網   評論:0
摘要:對于互聯網,她再次強調:沒有互聯網我們依然能活下來,但是互聯網沒有實體經濟能活下去嗎?究竟在互聯網時代能做什么,她認為一定要有世界領先的技術!以下是她的最新演講實錄。
  董明珠在各種場合表達過對中國企業“怒其不爭”,在新近演講中,她表示,中國家電企業,連組織結構都是按照外國人的結構來設計的,當年有人甚至勸她把總經理的頭銜改成“總裁”,她回應:“空調不好,什么裁都沒有用!”對于互聯網,她再次強調:沒有互聯網我們依然能活下來,但是互聯網沒有實體經濟能活下去嗎?究竟在互聯網時代能做什么,她認為一定要有世界領先的技術!以下是她的最新演講實錄。
  人才既要有技術,又要有人品
  我們今天問什么叫做人才?他可能沒有文憑,但是我們可以培養成人才。我衡量人才的標準是要不要留在這里,不是你懂得一點技術就是人才。因為一個人不愛企業,或者他只為自己的利益考慮,對于企業來說他就不是人才。
  把人家的專利修修補補,有一點改造,這是經不起推敲的,也經不起市場競爭的,所以根本不是什么專利。那我們格力電器什么時候才真正有專利?從2012年開始,我們每年現在是5000項專利,而且這里面很多的專利都是我們發明的專利。
  那時候我們來了一個清華博士后,當時博士后好像懂專業的就有兩個。但是這個人給我帶來了什么?我們跟他說你懂技術,能不能從成本上給我們做研發?因為我們有300%到400%的成本,我們有材料的虧損。他來了之后我們就希望有突破,結果他做了一個產品出來,這個產品出來給我們降低大概40塊錢的成本,我們那時候很成功,但是我們覺得這40塊錢的成本寧可不降,因為是按照偷工減料的思維去做的。這款空調叫小蜂蜜,空調使用的時候不知道是開了還是關了,這樣的開發技術我們根本不認同。
  當時有一個問題,我們的一個技術每天都有人請客吃飯。很多人到我們這里都說原來格力是這樣的,一個普通的技術人員,竟然天天有人請吃飯。他的精力沒有用到技術上,我們的產品能不能用,是技術系統說了算。所以我們的技術系統不是以產品標準來設定你符不符合要求的,而是給了我多少好處,所以我當初堅決把他開掉。我說你這樣做,別人會怎么看我們格力,格力不注重人才,這樣影響多壞?我說我認為這種人不是人才。當時他就走了。
  我們今天在座的很多都是企業家,如何用人才?你要問自己,我是人才嗎?如果你覺得自己是人才,你要想想國家在哪里,為國家做了什么,我覺得這就是人才。因為只有擁有這樣的抱負才能做出重大的,或者是正確的決策。
  前段時間人民大會堂終于用上了格力空調,2000年我到人民大會堂,用的不是我的空調,我特別生氣,因為你沒有大機組,離心機你做不了,你乖乖地只能用別人的。我發誓以后一定用上格力的,十年以后用上了。
  就是因為我們自己研發出來技術,我們國家的核工業產品出不去,出不了國家,為什么?因為它冷卻部分必須進口,冷卻設備中國沒有人造,一旦核工業產品走出國門到別人國家的時候,那個國家為你配套,冷卻設備卡著你的脖子,所以走不出去。但是現在我們的核工業產品可以走出去了,因為里面的冷卻設備是我的。
  沒有實體經濟,互聯網活不下去
  曾經在哈佛大學有一個案例,是我們中國的案例,這個案例是什么呢?有關“售后服務好”的案例。我想一個真正好的設備需要售后服務嗎?如果把售后服務作為自己的支撐點,作為自己的發展,你還有市場嗎?
  我買一個空調壞了怎么辦?但是消費者真正內心不是擔心壞了誰給我修,他更期盼的是不要售后服務。但是我們在哈佛大學的案例只有這樣一個案例,別人認為中國的產品還能好嗎?別人講的是技術案例,而我們講的是什么案例呢?
  所以我當時提出來沒有售后服務是最好的服務。作為制造業來講,要強調消費者內心真正的需求就是企業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消費者需求作為你的一個概念來放大和欺騙消費者。
  在互聯網的時代,大家都講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是什么?我認為互聯網就是一個工具,沒有實體經濟,工具干什么用?沒有實體經濟,馬云就是死路一條。我們1400億銷售,甚至以后越來越多的時候,沒有互聯網工具我們依然能活下來。但是互聯網沒有實體經濟你能活下去嗎?
  前天我在上海的時候聽一個老師在講,美國把互聯網用到科技里去了,德國把互聯網用到實體經濟里去,用到制造業里去了。我們中國把互聯網用到運輸領域,都是網上買東西。
  究竟我們在互聯網時代該干什么?同樣給實體經濟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要堅持自己的原則,要走技術創新的道路,要改變別人。我們要走的是世界上領先的技術,只有你領先別人,只有用你的技術改變消費者的使用,給他帶來生活的改變,這就實現了我們的價值。
  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經歷過不同的時期。我們從1995年進行營銷改革以后,緊接著開始注重質量,你格力憑什么說比別人好?這是一個最好的辦法。格力空調里面重視鼓風機,保證比別人系數高一點。所以,你用材料堆出來的所謂的產品質量,依然沒有競爭力,依然不會得到世界對你的尊重,因為你沒有創造技術。
  我們的官司太多了,別人都偷我的專利
  一個企業是不是能做得很好,并不是買一個技術回來,我們現在在哪里買技術呢?我們現在有競爭點。因為技術永遠是在發展的,今天他賣給你的時候,意味著他可能有新的技術在儲備。就像我們格力電器一樣,現在雙級壓縮機中國最高級的是我們發明的,現在我更高級的出來了,才能賣雙級的。格力空調要比外面的其他空調節能一半,什么概念?他用100塊錢,我們就要50塊錢。
  我們買別人就能買來嗎?是買不來的。需要自己突破,自己研究。但是互聯網究竟有什么好處呢?我覺得好處很多。除了這點以外我們還在不斷的研究。我現在不僅發明了無風空調,這是我的專利。我們格力電器開股東會的時候大家說,因為我們的財務審批制度要加費用,好像是100多萬,1000多個項目100萬的審計費大家說很低。我要看他的速度,你做不就做,不做就拉倒。
  但是有一條,我的法務費用提高,因為我們的官司太多了,別人都偷我的專利。我講雷軍的小米是小偷,我怎么會講錯呢?他不敢說。真的碰到我的人偷了我的專利,那我就打他,被打的人都不告我,你旁邊急什么。如果小偷我放過他,我們的中國創造永遠不可能強大起來。
  所以現在我們國家經常說保護專利,怎么保護?每天拿我的專利賣幾百萬臺,最后只給我兩百萬,他賺了多少?他還會偷。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小了。我們一個企業創新,一個研發技術,申請上億資金投入一個專利研發,我們搞出來,輕而易舉被別人偷了,那你氣憤不氣憤?所以我說打他還是輕的。
  靠這兩點,證明格力電器有未來!
  首先我告訴大家,格力在2004年的時候,曾經遇到一次最大的挑戰。
  當時我們政府希望把格力電器賣掉,2004年的時候我們的銷售額138億,如果我們同意賣掉的話,我們只能按凈資產9億,但是我想今天就沒有中國自己的世界五百強。
  我們政府的建議也不能說錯,他迫切地希望我們的城市有世界五百強的企業,但是你有沒有想這個不是中國的,有什么值得驕傲的?有什么值得感覺自豪呢?所以當時我們堅決反對。
  后來這個買家就說,我們很奇怪,在中國已經收購了好幾個企業,都很成功。怎么到格力就變了。
  因為當時我們的國有資產占了58%,當時我也強烈要求不能賣。結果外資企業告訴我,說給我年薪八千萬,我們中國所有的合資企業經營者都是非常滿意的,但是我說我不滿意。
  你告訴我,我們中國有多少自己的品牌生存下來了?有多少好的品牌今天不存在了?因為我們的品牌基本上都賣完了,所以我們中國走向世界的時候,有多少人了解中國?高露潔在中國生產,但是原來就是中華。當然還有無數的品牌。
  2004年我沒辦法,我就跑到省里去匯報。雖然我們才130多個億,但是我告訴他幾個數據,證明我們格力電器有未來。
  第一,我們走出去,學習外國的經驗。但是什么叫學習?我們更多是模仿,不是學習。中國的家電企業,企業的結構都是按照外國人的結構來設計的,它的名稱都是事業部,這來自于哪里呢?來自于日本。我記得那時候我當總經理,別人勸我趕緊改名,因為“人家都是總裁,總經理顯得檔次不夠”。總裁也好,總經理也好,空調不好,什么裁都沒有用!
  所以當時找張德江匯報的時候我就說,格力電器有自己的管理模式,我們有我們自己的研發能力,但是說老實話,我們的研發技術還是遠遠不夠的,看看我們當時是什么樣的背景。但是我們堅守十幾年,我們改變了。為什么改變?是因為我們堅守,我們相信自己的責任,所以我們成功了。
  第二,格力電器從1997年開始到去年1400億,我們沒有銀行貸款。我這個無貸款,很多人質疑,說我運營得不好,要資本運作才是好企業。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大部分企業都是不行了,但我們的利潤增長了50%。
  當時,我們賣與不賣,發生了很大的爭執。當時省里跟書記匯報完了,書記還沒表態。但是我想我是在為國企打工,我覺得作為一個國人我堅持了我自己的理想,也可以說我們堅持了自己的原則。但是一定要賣,我們就沒有辦法了,非常不高興。半個月以后,省里來了調查組,調查完以后決定不賣。
  我們用十年的時間,2004年到2014年的時間,我們給國家的稅收是150億。如果我們賣完以后,我們國家還有這么多的稅收嗎?我們國家格力這個品牌就沒有了。而中國這么大的市場,我們所有的東西都是外國的,所以我們中國人養成了崇洋媚外的習慣。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努力創造一個好的環境。
  基本的管理都沒有,談什么發展?
  格力從1991年開始成立這樣一個股份制公司,然后我們到了2014年實現1400億銷售。1995年,當時我們的利潤有1000萬。但是我們當時的存款是多少?有5000萬。
  如果從財務報表來看,這個企業不錯,是盈利的。但是你再進行資產分析的時候,這個企業是一個虧損企業。那時候我們面臨極大的挑戰是什么?銀行追債,上游追款。我們下游欠著。所以中國很多的企業是被這個困死的,沒有誠信的環境。我承認的可能我不會實現,你承諾的也不會實現,互相之間在騙,我們企業怎么可能發展?
  什么原因導致我們企業虧損?是管理出的問題。我們1991年的壓縮機成本是700多塊錢,但是1999年才消化完。這樣的困難情況下這個企業怎么能談發展?更不要談你的技術。你最基本的管理都沒有。
相關熱詞搜索:馬云 董明珠 互聯網
網站介紹|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阳县| 华容县| 元朗区| 高安市| 乐昌市| 烟台市| 德清县| 调兵山市| 土默特左旗| 门源| 浪卡子县| 宿州市| 维西| 阳朔县| 呼伦贝尔市| 呼图壁县| 全椒县| SHOW| 南宁市| 双江| 巴林右旗| 晴隆县| 玛纳斯县| 凤城市| 万载县| 湖州市| 乾安县| 吉安县| 宁海县| 南投县| 宁城县| 疏勒县| 修文县| 县级市| 梅州市| 鄂尔多斯市| 巴彦淖尔市| 甘德县| 德庆县| 松原市| 大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