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匠智能李強:構建智能、互聯的制造業新生態
2023-04-07 來源:先進制造業 評論:0智能化是全球制造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指明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前進方向。加速數字技術在制造業應用推廣,推進制造業發展模式向智能化轉型,方能再塑中國制造新優勢。
作為一家創新型科技企業,上海才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才匠智能”)以“互聯網+智能制造”為發展方向,致力于將云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有機結合,助力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我們采訪了才匠智能創始人李強,聽他講述在智能制造這一賽道的奮斗故事。
緊跟市場、政策導向,打造才匠工業互聯網平臺
在創立才匠智能之前,李強一直活躍于企業ERP實施部署的第一線,敏銳地察覺到,制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逐漸從管理層面向生產、物流等執行層面深化。時值“互聯網+”行動計劃、《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重大戰略發布,智能制造日益成為制造業發展的重大趨勢和核心內容。李強審時度勢,于2018年正式創立才匠智能,致力于為制造企業關鍵業務環節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我們不僅僅是為客戶提供應用平臺或系統,更想傳達先進的管理理念,幫助客戶提升制造環節的各項能力。”李強說道。
才匠智能聚集人工智能及工業制造領域的專家和人才,基于多年制造業轉型服務經驗,打造推出才匠工業互聯網平臺。該平臺涵蓋其自主研發的工業應用低代碼開發平臺、工業SaaS才匠云、工業物聯平臺、才匠智數平臺等多元化產品,可為制造企業提供工業數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服務。其中,工業應用低代碼開發平臺,即才匠云PaaS平臺,涵蓋工業設備互聯、生產協同、數字孿生、工業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工業應用,將業務流程、生產工藝、生產參數、工業技術原理、行業知識模塊化并封裝成可重復使用的組件。通過可視化、拖拽式、模塊化的方式,才匠工業互聯網平臺可助力客戶低成本構建工業應用系統,快速實現價值。
提升產品標準化水平,助力更多制造企業轉型升級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存在“不敢轉”“不想轉”“不會轉”等問題。工信部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中指出,充分運用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精準化(“小快輕準”)的應用和訂閱式服務,降低數字化轉型門檻。才匠智能深知中小企業轉型難點,不斷提升才匠工業互聯網平臺等產品的標準化水平,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為出發點,在服務過程中始終秉承“成本意識”。李強說:“才匠智能以離散型制造企業為主要服務群體,產品中有大量的選配項,可適配更多業務場景和業務類型,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提升了平臺的便利性、快捷性以及可維護性。”
目前,才匠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積累了新材料、電子、機械加工、紡織、稀土永磁、食品加工、芯片設計制造、注塑等多行業多領域的解決方案及應用案例,總結上百個行業典型應用場景,可面向應用市場提供數十種標準的工業應用、先進的管理模型、數據分析模型。與此同時,才匠智能還積極鏈接工業互聯網產業的軟硬件、解決方案服務商,建設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更好地為制造企業提供服務。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在浦軟三林園與更多伙伴同行
智能制造是一項持續演進、迭代提升的系統工程,需要長期堅持、分步實施。當前,我國智能制造發展已由理念普及、試點示范轉向系統創新、深化應用的新階段。但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供給體系適配性不高、應用深度廣度不夠等問題。李強分享說:“智能制造正處于起步的初期階段,前景廣闊,但需要大量時間去積累和探索。這一賽道需要踏實穩進,才匠智能以解決方案的落地應用為目標,會一直堅持走下去。”
才匠智能于2022年入駐浦軟三林園。談及入駐體驗,李強表示:“作為一家軟件企業,我們更希望落腳于軟件產業集聚的園區,與同類企業互補協同,為制造強國建設貢獻力量。除良好的辦公環境外,浦軟三林園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產業對接、資訊類服務,疫情期間的房租減免也為企業渡過難關提供了幫助。”值得一提的是,3月30日,正值企業成立五周年,才匠智能聯合上海軟件產業促進中心、浦軟三林園舉辦“第二屆筠溪論壇·工業互聯網專場活動”,深入解讀工業互聯網行業洞察和前沿科技,交流行業案例和經驗。
一路走來,才匠智能始終以“用創新的產品使生產管理更高效、與制造企業相伴成長”為使命,圍繞工業應用、數據分析、物聯網平臺三大布局縱深發展,揚工業互聯網之帆,逐數字化轉型浪潮。未來,才匠智能將繼續與更多企業一路同行,持續為智能制造生態鏈賦能。浦軟三林園也將一如既往地努力營造產業環境,全力為支持企業做大做強而做好各項服務工作,為浦東乃至上海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相關熱詞搜索:

評論排行
- ·AM先進制造業·高端沙龍(4)
- ·2016(第四屆)先進制造...(0)
- ·洪杰:航空發動機面臨競...(0)
- ·2017(第五屆)先進制造業大會(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