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交付首個49量子比特計算測試芯片
2018-01-10 來源: 評論:0摘要:在與IBM、谷歌的量子計算機馬拉松中,全球最大芯片企業英特爾在當地時間1月9日達成了一個里程牌:接近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當
在與IBM、谷歌的量子計算機“馬拉松”中,全球最大芯片企業英特爾在當地時間1月9日達成了一個里程牌:接近“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
當天,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大會上,英特爾CEO布萊恩·科再奇(Brian Krzanich)向合作伙伴交付首個49量子比特量子計算測試芯片。
英特爾49量子比特芯片
計算機領域的研究人員將擁有50量子比特稱為“量子霸權”。它可以實施目前常規的超級計算機所不能完成的任務。
量子計算機的優勢在于:傳統計算機使用的運算規則是二進制,用0和1記錄信息狀態。但量子計算機由量子狀態來描述信息,根據量子的特性它可以同時表示多種狀態,并同時進行疊加運算,因而擁有更快速的運算方式。傳統計算機只能按照時間順序一個一個地解決問題,而量子計算機卻可以同時解決多個問題。
英特爾CES主題演講現場
據英特爾CEO科再奇透露,這款芯片的代號為“Tangle Lake”。它的成功是建立在公司之前的17量子比特陣列的研究基礎上。該陣列擁有進行表面代碼糾錯所需的最小量子比特數。為此,英特爾還開發了以防止射頻干擾量子比特的倒裝芯片技術,使用更小和更密集的連接,來獲取芯片上的信號。
英特爾研發的量子芯片
除了英特爾外,谷歌、IBM兩家也是這場馬拉松比賽中的關鍵選手。去年11月份,IBM成功開發出了一臺50量子比特的原型機,可為今后IBM Q系統奠定基礎。谷歌也宣稱已制造出9量子比特的機器,并計劃增加至49量子比特,實現“量子霸權”。
但上述三家公司離量子計算機的商業化使用還有一段距離。從英特爾的技術路徑看,研究人員可以在未來3-5年內實現1000量子比特的系統,這聽起來已足夠驚人,但許多專家表示,從商業角度看,量子計算機至少需要一百萬個量子比特才能運行。
另一個要關注的問題是,在處理量子狀態時,它們在一種名為相干性(Coherence time,相干時間,就是信道保持恒定的最大時間差范圍)的過程中往往存在一段很短的時間。這意味著,量子比特回到0和1經典的計算狀態之前,研究員只有一個短暫的時間窗口。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研究人員只有短短幾納秒(1秒= 1000000微秒,1微秒 = 1000納秒)的時間可以關注相干性。即使是IBM,也只能為5量子比特機器獲得90微秒左右的相干性時間。
除了布局量子計算機之外,英特爾當天還公布了神經擬態芯片Loihi的最新信息。科再奇稱,這款專為深度學習設計的芯片,將深度學習訓練和推理相結合,能高效快速地進行計算。更關鍵的是這款芯片并未達到計算極限,目前,Loihi芯片已被分享給英特爾的研究合作伙伴,開始測試。他預計未來2-4年內,這款芯片會投放到市場。
相關熱詞搜索:英特爾 量子 芯片




相關文章
- ·固態量子計算平臺獲進展2018-02-24
- ·臺積電要哭!高通7nm 5G芯片宣布由三星代工2018-02-24
- ·華勝天成有顆“中國芯”2018-04-24
評論排行
- ·AM先進制造業·高端沙龍(4)
- ·2016(第四屆)先進制造...(0)
- ·洪杰:航空發動機面臨競...(0)
- ·2017(第五屆)先進制造業大會(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