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化球差:為您的成像系統選擇合適的鏡頭
2022-09-05 來源: 評論:0什么是球差?為什么會發生球差?
即使使用精密的鏡頭系統,也很難將整個圖像聚焦。球面鏡頭的光線會根據光線通過的表面位置而發生不同程度的彎曲。下面圖1中,光線以不同的角度折射,鏡頭上的曲線越陡,折射角越大。對于使用球面玻璃的相機鏡頭,靠近玻璃邊緣的表面始終會以更陡峭的角度折射光線。這會產生一些入射光,主要表現為靠近曲面邊緣的光,在所需焦面之前聚焦。這種現象稱為球差。
球差表示圖像邊緣模糊度。相機使用球面鏡頭會導致靠近鏡頭邊緣(遠離光軸)的光線在更靠近鏡頭的位置聚集(如圖1所示)。靠近光軸的光線稱為近軸光線,靠近鏡頭外圍的光線稱為邊緣光線。應該注意的是,幾乎所有相機光學元件都使用球面透鏡。
這與放大鏡通過鏡頭中心聚焦至最佳點的方法類似。圖2突出顯示了電路在中心附近的焦點,但電路板的其余部分(尤其是文本)失焦。
圖3顯示了球差的另一個示例,其中使用放大鏡對Teledyne Lumenera手冊上的文本進行成像。在這張圖像中,文本的中心(“Teledyne”)仍然聚焦。但是,文本在圖像邊緣處失焦。圖3中的桶形失真放大了失焦問題,但在實際設置中,球差可能導致圖像模糊并丟失幀邊緣附近的重要圖像數據。
為什么球差對成像應用很重要?
圖像清晰度是設計視覺系統時必須考慮球差的最重要原因。如果不進行校正,生成的圖像邊緣可能會出現輕微、甚至非常強烈的模糊感。在某些情況下,這種模糊可能會導致圖像“切斷”目標或環境的重要部分。如果沒有邊緣到邊緣的清晰度,圖像分析過程會更難。
在精準農業(在高空使用非常寬闊的視野)等應用中,確保始終存在相同的邊緣到邊緣清晰度至關重要。進行后處理協助分析時尤其如此,例如監測作物健康狀況使用的NDVI,或利用更高位深度的軟件來實際生成分析本身。
如需了解NDVI和更多關于位深對圖像分析的重要性,請閱讀Teledyne Lumenera的博文《利用數字成像測量植被健康》(鏈接:https://www.lumenera.com/blog/vegetation-indices-measuring-vegetation-health-with-digital-imaging)和《深入探索位深》(鏈接:https://www.lumenera.com/blog/bit-depth)。
在航空成像中,軟件拼接用于將圖像組合成更大的鑲嵌圖。使用多臺相機增加捕獲圖像數據的像素數量,可以實現這一目的。但是,如果發生球差,由于缺乏圖像邊緣清晰度,可能會很難實現鑲嵌圖效果。圖像拼接在一起時,需要一定程度的重疊,從而確保圖像適當對齊。如果每張圖像的邊緣都沒有充分聚焦,軟件對齊和拼接圖像的能力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可能需要使用更多的圖像進行重疊,以彌補清晰度的不足,從而有效減少獨特信息成像使用的像素數量。
如需了解航空成像中使用多臺相機相關的更多信息,請閱讀我們的白皮書《在航空成像中使用單臺相機還是多臺相機》(白皮書下載鏈接:https://www.lumenera.com/media/wysiwyg/documents/casestudies/Using_Single_vs_Multi_Cameras_in_Aerial_Imaging-White_Paper.pdf)。
歸根結底還是要選擇合適的鏡頭
在使用單透鏡元件的早期光學系統中,解決球差的方法是增加一個小光圈。光線通過狹窄路徑后,來自鏡頭邊緣的失焦光線會被阻擋,只允許光線通過鏡頭中心附近。這樣一來會產生更清晰的圖像,但同時也會降低亮度。因此,使用校正球差的鏡頭系統有助于防止出現圖像質量不佳問題,同時保持所需光量。然而,即使采用能夠調整球差的現代鏡頭設計,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使用較小的光圈仍然是使全畫幅對焦的常見解決方案。
如需進一步了解光圈在成像中的作用,請參閱Teledyne Lumenera的博文《通過鏡頭光圈優化提高成像系統性能》(文章鏈接:https://www.lumenera.com/blog/improving-imaging-system-performance-with-lens-aperture-optimization)。
對于工業應用而言,如果相機未在受控環境(例如顯微鏡)中進行使用,那么尋找解決方案可能會更有難度。鏡頭制造商可能具備更高質量的鏡頭設計,可以校正多種類型的像差,但大多數使用球面玻璃的鏡頭系統仍會在一定程度上發生球差。即使有適當校正,球形玻璃帶來的物理限制難以將所有入射光線聚焦到一個點上。但適當的鏡頭設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整球差,拍攝出所有重要細節的圖像。
鏡頭校正球差的一種方法是調整鏡頭元件的物理形狀。磨削加工鏡頭,使鏡頭在中心附近位置突出,并對邊緣進行一定的調整后,鏡頭可以校正邊緣處的聚焦并讓所有光線適當對齊。如圖4中的非球面鏡頭所示。在此圖像中,將標準球面鏡頭與非球面鏡頭進行了比較。標準鏡頭會產生幾個焦點,但使用非球面鏡頭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非球面鏡頭可以將所有光線聚焦到一個點。
根據預算,用戶會基于多種因素選擇鏡頭,而不僅僅是對球差的校正能力。顯微鏡可以搭配購買特殊光學元件,甚至軟件解決方案來協助進行圖像校正,例如Teledyne Lumenera的INFINITY ANALYZE 7,這款顯微相機軟件內置球差校正。然而,鏡頭的物理限制問題并不能完全解決,由于鏡頭選擇多樣,永遠不會有一只鏡頭總能拍攝出“完美”的圖像。專業人士通常需要購買各種類型的鏡頭,因為需要不斷適應新的成像目標和成像環境。在現實應用中,球差是必然會出現的問題,但借助現代技術,拍攝出的圖像幾乎可以忽略任何肉眼可見的缺陷。
數百年來,相機技術不斷發展,光學元件質量不斷提高。逐步提高圖像質量一直是相機行業的一貫趨勢。撰寫這篇博文時,《應用光學》雜志(Doc. ID 351567)針對無球差鏡頭設計發表了相對較新的研究結果。這表明光學系統一直在不斷發展壯大。鏡頭制造商將繼續設計和生產更多細節更精細的產品選項,并在前幾代產品的基礎上進行改進。
因此,具體了解需要購買哪些鏡頭可能會更加困難。有關Teledyne Lumenera相機和尋找適合特定應用的兼容鏡頭的任何問題,請聯系Teledyne Lumenera的成像專家,他們隨時準備為您服務。請聯系lumenera.info@teledyne.com。
訂閱我們的時事通訊,自動接收Teledyne Lumenera定期發布的最新消息。
相關熱詞搜索:
評論排行
- ·AM先進制造業·高端沙龍(4)
- ·2016(第四屆)先進制造...(0)
- ·洪杰:航空發動機面臨競...(0)
- ·2017(第五屆)先進制造業大會(0)